&Stories

wassily-chair-marcel-breuer-wassily-chai
23 Jan, 2017
Wassily Chair
史上第一把鋼管椅與設計裡的經濟學

在包浩斯的設計中,不論是「形隨機能」還是「少即是多」的設計原則,其終極目的都在鼓吹設計師以機械達到大量生產的經濟效益。而所謂的大量生產也意味著標準化,把環肥燕瘦拿捏成一個「最大公約數」,例如世界上第一把鋼管椅──瓦西里椅。

image4
15 Jul, 2020
告別生活雜亂,提升工作效率── MagEasy磁吸收納套組,個人化收納新解方

「收納」也是種生活美學,除了斷捨離外,如何利用「MagEasy秒收磁吸收納套組」,過個更有效率的生活。

螢幕快照_2017-01-23_12_24_44(2)
23 Jan, 2017
a thousand to one
ACRONYM的現代機能忍法帖

「現在資本市場流行快速時尚,大家都想要把一做成一千,這令人沮喪;就算全世界剩下我一個要跟這些集團對抗,我也會堅持做下去。ACRONYM想做的,並不是單品而已,而是設計理念的展現,我要將一千做成一。」

The_Frankfurt_Kitchen
21 Jan, 2017
Yoshimoto Banana
廚房:同在低處陪伴的重要性

「在這世界上,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廚房。」——吉本芭娜娜

landscape-1481692095-rexfeatures-5885041
20 Jan, 2017
The Book Lists
偷看他們的閱讀思維:名人私房書單

除了Eddie Redmayne外,Natalie Portman與J.K.Rowling也要跟你分享他們的愛書。

IMG_9115
20 Jan, 2017
Going back home
當城市不再是唯一嚮往——後院houyuan

當城市不再是年輕人唯一嚮往,熟悉的家鄉小鎮開始出現凝聚年輕人想法、激盪生活可能性的新興場域,一如後院之於雲林虎尾。

DSCF4823
19 Jan, 2017
Urban Renewal
下町重生:清澄白河的小城復甦

身為從前城堡周邊最繁盛地帶的下町,隨著時日的遷移慢慢地被遺忘。而這家咖啡店的到來,讓帶著濃重歷史感的這座小城有了重生的契機。

m9v4f257asxtqcm73ukbjh4efneuhy
19 Jan, 2017
Love Letter to Brooklyn
寫給布魯克林的手繪情書

從各城市的牆面到屋頂,一個從街頭塗鴉客到雙年展的塗鴉藝術家──Stephen Powers,他以藝術行為介入地方,讓社區產生質變,讓居民被看見。

db9o69uoyfqfd5dhm50xz8umrr7dxw
18 Jan, 2017
ATSUKI KIKUCHI
用設計發現新問題的菊地敦己

如果說平面設計是走入故事最好的呈述,那麼菊地敦己的作品,絕對是極度精彩又充滿哲思的激盪;在他的作品中,你看不到賣弄艱澀或食之無味的表象設計,本來2D的平面,也在巧妙的佈局之下,形成3D式的結構。

DSC03668-2
18 Jan, 2017
Noma's chef
是傳奇主廚還是植物學宅男?北歐料理的靈魂人物——René Redzepi

Noma為何能屢次成爲世界之冠?北歐料理的精髓究竟是什麼?一窺當代料理代表名店Noma的靈魂人物René Redzepi,與其創作出的一道道料理藝術。

jam-021
17 Jan, 2017
One thing at a time
蕭敬騰:創作生活的百樣思維

聽蕭敬騰談談那些我們意想不到的他,以及對於表演工作者的時代精神展現。

Battersea_extra_152
17 Jan, 2017
Affordable Art Fair
能夠負擔起的藝術展覽,人人都可以成為buyer

欣賞及購買藝術品不需要金山銀山,也不需要是專業的收藏家,在Affordable Art Fair,讓你不只是親近,更能夠購買藝術品。

4nip81x89cwy3uywgk7qioegutwubo
16 Jan, 2017
Nobuyoshi Araki
比起鏡頭前的希子,你更該了解鏡頭後的荒木經惟

荒木經惟是一位日本最受爭議的情色攝影大師。在Artnet公佈的2015年全球藝術家關鍵字排行中,荒木經惟緊接在Banksy和Andy Warhol之後,高居第三位。

Negative0-13-22(1)
16 Jan, 2017
Green party in Berlin
我從柏林餐桌上,學到的思考格局

這不是一篇吃素的勸導文,而是在討論人生的選擇與思考。由4個小章節,道出從吃肉到開始實驗的心路歷程。

Taiwan_By_Design-3
15 Jan, 2017
Annie Ivanova
她把台灣設計力寫成了一本英文圖鑑

許多台灣人往往都誤以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許多在地出品的優質設計都是從國外紅回來後,才被大家另眼相看,爭先恐後地換上一副讚賞的新眼鏡,彷彿設計瞬間鍍上了一層金,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國際知名策展人Annie Ivanova用世界第一本英文台灣設計圖鑑《Taiwan By Design》告訴你,台灣其實擁有超級出色的設計力。

cover
14 Jan, 2017
Scenes of Everyday Life
台南郵差鏡頭下的工作風景

你知道台灣有一位很會拍照的郵差先生嗎?透過持續不斷地用影像記錄台灣,郵差李翔正在持續地以自己的方式為台灣盡一己之力。

tumblr_o9fjdsAOd21remg3wo1_1280
14 Jan, 2017
OKSANA ANILIONYTE
服裝與人體前所未有的親密關係

你聽過「會呼吸的衣服」嗎?如同第二層皮膚一般,感應到體溫與汗水時會打開衣服上的皮瓣,為人體進行散熱,也能夠自行關閉的科技布料,透過與人體的互動指引出時裝設計的嶄新方向。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