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才導演耗時17年拍攝的黑白藝術電影《咖啡與煙 Coffee and Cigarettes》,透過咖啡與菸兩者作為媒介,帶出人際關係之間的微妙尷尬、曖昧與困窘。

Vol.011中,王啟光指定了先行一車裡熟悉的臉孔——楊智宇作為下一個訪談對象。楊智宇的外表的確與大學生相去不遠,卻非大眾想像的流行樣子。時常光著腳跑來跑去,衣服看不出來有沒有換,一副看起來讓人很想霸凌的樣子。

躺一張席夢思頂級好床,為了未來十年的日日好眠,選擇正式授權經銷商購買,才是保護消費者權益之道。如何杜絕水貨、買到原廠授權正版席夢思?台灣席夢思提供辨明四大要點。

拜數位網路所賜,時尚廣告愈來愈多元化,單靠傳統的平面廣告早已成了過去式,不同類型的影音廣告已晉升為王道,當Chanel春夏以「有靈魂的科技」為主題時,是否有說到你的心坎裡?沒有思想、沒有傳統工藝的科技,總會被淘汰的。如同,一件以魔鬼氈取代傳統鈕釦的斜紋軟呢外套出現在眼前,新穎的外型吸的確吸引了目光,但你我想就近去欣賞的,必然仍是斜紋軟呢那獨到的工藝細節。

十年之前,HOMMA在接受《TIME》採訪時曾表示年輕的日本消費者寧可花費高價錢投資「沒有Logo」的高質服飾,也不會單純爲了Logo去消費。而且,他們不會被媒體宣傳導向左右。但顯然這樣的「認同」在mastermind JAPAN二十周年之際已經不成立。

總在思考,為什麼Syd Barrett會在1968年前快速的閃耀,然後如流星墜落,就算離開Pink Floyd後出的兩隻專輯也煙沒人群中。後來的Pink Floyd歌迷,甚至以為他是1970年代早逝,以此解釋他的缺席。

藝術迷們引頸期待,倫敦泰特美術館 ( Tate Britain ) 日前舉辦了英國國寶藝術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回顧展。梳理霍克尼近60年來的創作脈絡,帶觀者一次飽覽這位活到老學到老的藝術大師豐沛的創作能量。

初學滑板者最大的困擾大概就是要如何買一塊適合自己的板了吧。其實無論是技術板、交通板或者是長板都能做到你想做的動作。切記:板子只有分「適合」與「不適合」,所以要先明白自己想玩的滑板種類是甚麼,進而挑選真正「適合」自己的板子。

靠一套《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終於令更多人開始聽到「Cyberpunk」一字,而除此之外,這類型由反烏托邦科幻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還有哪些經典之作?

先行一車,師大巷弄裡一間有在賣黑膠的唱片行。那裡有著自成一格的迷人魅力,讓你沒事來坐一下,路過來聊個天,有空來喝一杯。至於那個迷人之處,多少總會有個緣由,二手黑膠挖寶好去處?地下室發出的即興音樂?大夥手上的那杯酒?似是,而非絕對。

朴贊郁復仇三部曲中最有名的《原罪犯》(Oldboy),這場惡名昭彰的活吞章魚戲碼,即使在有生吃海鮮習慣的東亞觀眾眼中,仍是怵目驚心、永難忘懷的一幕。

去年底和Leo王合作〈陪妳過假日〉後,9m88的聲音被傳了開來,大家都在問,MV中那個聲音慵懶有磁性,一頭黑色大捲髮、扮樣復古的女生,到底是誰?

所謂「好的香味」該是如此:輕而易舉就能喚醒美好記憶、帶來愉悅心情,或是提升日常生活的質感,這也是為什麼每次噴上身體噴霧、灑點香水,或讓家裡四處「香香」的時候,我們總會感到特別愉悅。 時間回到現代,從香氛蠟燭到擴香,室內香氛已是生活中很普遍的一件事,不再是某族群限定;而如同挑選個人香氛,選擇室內香氣也同樣是個主觀且私人的過程。

對「書」來說,現在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趨勢之下,人類的閱讀習慣已然改變,於是我們不禁想,當「書」不再是知識的唯一載具,它的最大價值會是什麼?我們專訪了三位新生代裝幀設計師,賴佳韋、許晉維,與廖韡,看看他們如何看待資訊大爆炸下的裝幀設計與「書」在未來的可能性。

我感覺現在年輕人就是想太多,基本上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我們在電影裡面尋找電影,現在年輕人大部分是這樣,而不是在現實生活裡面去尋找電影的元素。

端莊時尚其實一點都不Modeste,反而更是長期處於關注之下。如何可以將每一個女性個體,無論宗教種族,從衣著中解放出來?每個人可以想露就露、想包就包,只要自己所喜悅的,都可以被尊重?這個問題,有時候真的如同建設烏托邦般困難。

由Neill Blomkamp自編自導的《District 9》這套集科幻、社會問題、種族問題的電影,拍攝時只花了3000萬美元成本,卻得到2億多美元票房及4個奧斯卡提名,絕對是近年的驚喜之作。不過,一直令人期待的續集卻遲遲尚未推出,究竟是為什麼?

今年的4月24日是我最喜歡的爵士薩克斯風手喬.韓德森(Joe Henderson)的80歲冥誕(1937~2001),老喬的聲音暗沉且表情細膩,樂句充滿彈性。作曲的架構和即興的鋪陳也相當有一套,影響了其後幾乎所有的薩克斯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