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日前,《Perfect》終於發布了以「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為主題的創刊號。

「The North Face x Gucci」的形象廣告以70年代作為整體的視覺表現,演繹出在那個因為無數戰爭而讓嬉皮文化崛起的年代,人們嚮往自然、簡單的生活,並紛紛向往戶外出走的時代氛圍。

從單純的熱賣設計晉升為經典包款,背後絕不只是單純的銷量數據,包款與名人間的化學效應更是奠定經典地位的要角。

眼看這股Gucci熱將持續燒下去,我們就趁此機會來回顧Alessandro Michele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秀場創意。

繼2018年Dolce & Gabbana的辱華風波,與Prada的Otto公仔吊飾被指歧視黑人之後,2019年仍然有許多品牌,在設計產品時因考量不周而招來非議。

在面對排山倒海的競爭與善變環境,要面對的不僅有維持住經典的品牌形象,當中的策劃與營銷戰略更是值得人們學習與研究。

坎普風格的創意,往往偏愛悖逆自然(unnatural),有狡獪(artifice)和誇大事實(exaggeration)的意味在裡頭。是令人覺得好玩的,沒有嚴肅的感覺,而且創作者在製作這種作品的時候,不會預期有人評判作品的好壞,也不會理會那些批判者,純粹是為了自己開心罷了。

米科諾斯島上美到不行的天然景緻,讓過去對於裝潢很有自己一套原則的精品品牌也願為米科諾斯島改變。
![[www_gucci_com][311]DiaryArticleSingleGu](https://image2.thenewslens.com/2019/6/su8xqnr7pzj2in9ajwh0gaq3b69isq.jpg?auto=compress&h=180&q=80&w=300)
每年,Gucci都將滿滿的故事跟異國文化結合,透過一場大秀呈現在觀眾眼前,而這次的故事,就從Antica Libereria Casciaelli書店開始說起。

除了多達50色的口紅之外,Alessandro更以以煉金師的實驗科學為靈感,將各式展現在服裝、鞋包上的美學運用在這次推出的全新香氛系列商品之中。

《看臉時代》是部以校園霸凌為題材的漫畫,其作者原先從事服飾相關行業的他,為了自己的「漫畫夢」投稿Webtoon,沒想到一戰成名,因此在《看臉時代》中也能看到作者對於流行趨勢的敏銳度。

MP5以對比鮮明的黑白創作風格和充滿批判性的作品聞名,而今回,這個「力挺性別平權」的作品圖樣也登上了位於永康街的Gucci藝術牆。

GUCCI二月釋出的形象廣告,神還原六部好萊塢經典大片,將近兩分鐘的影片重新排演當時的歌舞盛況,擺脫時尚品牌形象廣告規格,老是用意味不明的風景穿插產品特寫,只求銷售,重點是無趣至極的拍攝手法,他們砸下重本購買電影版權,拍出一支直逼好萊塢規格的精彩短片。

為何在產品上出現厚唇與黑皮膚,就會被認為是種族歧視?想要理解其中緣由,必須從美國「塗黑臉」的歷史開始說起。

蔡依林睽違四年的新專輯《Ugly Beauty》,貼切探討「審美觀」議題引發熱議。其實另類美感早已是時尚界難以忽視的重要潮流,從Gucci假人頭、Balenciaga老爹鞋到「醜時尚」始祖Prada的設計觀,跟著時尚觀察家縱覽當今時尚的「Ugly Beauty」精髓。

本次,我們就在此奉上2018年度,低調鞋頭余文樂Instagram上全部Sneakers的價值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