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預告看起來,《靜_E》給人的感覺像是一部節奏快速的科幻動作片,將重點放在靜_E覺醒之後,與邪惡企業展開的一連串戰鬥過程。但事實上,《靜_E》的動作戲幾乎僅集中在開頭5分鐘與最後的20分鐘內,其餘大多數的時間,則是將焦點集中在姜受延飾演的女兒一角

「灰暗濕冷的雨夜,遍布東方元素的破敗街巷中,霓虹燈在閃爍著……」這一深入人心的Cyberpunk刻板印象,其實源自另一部讓雷利史考特聲名鵲起的電影——於1982年上映的《銀翼殺手》。

Cyberpunk 作品多為身處社會底層的主角向上層階級發起挑戰的故事,圍繞個人與集團,下層與上層之間的矛盾是貫穿劇情的主軸。對比現實世界,貧富差距一直在不斷擴大,不同階級之間的隔閡一直是解不開的繩結,這也體現出 Cyberpunk 作品對社會的反思以及預言意義。

從Gensler最新釋出的模擬圖片中可以看到,Atari Hotels的設計圍繞著多彩的霓虹燈,多面且巨大的LED螢幕等元素展開,甚至應用到VR、AR實景和全像投影等高科技,不由令人聯想起那些經典的Cyberpunk影片,讓人彷彿置身於《Bladerunner》或《Alterned Carbon》的場景之中。

近期於Netflix上架的《攻殼機動隊:SAC_2045》讓大家又再次關注起攻殼的宇宙觀,本回介紹攻殼機動隊的基礎背景也介紹過往有哪些作品。

小島秀夫能夠成為電子遊戲領域備受追捧的「明星製作人」,除了對繁瑣的遊戲製作過程親力親為外,他對「通過使用虛擬遊戲塑造現實世界的真實感」的熱忱,創作概念上的豐富,或許才是其「封神」的真正原因。

雖然Netflix在網路型態的影視節目上力求挑戰,但《愛x死x機器人》還是無法脫離影集的大原則「娛樂性」。在這個框架下,許多《愛x死x機器人》的影片都還是很通俗的科幻短篇,動畫的美術成分甚佳,但也構成挑剔影迷的批評。

時間往前推移稍早兩次ACG發佈的系列商品,儘管仍然保有諸多機能設計,但整體風格逐漸拉回起初設定的「戶外」走去,這也讓人不驚感慨,Errolson Hugh的身影是否真的難以在該支線上看到了?

我們的世界是否會有人那麼深刻地去反省世界的異化?是否也會存在著這般,蟄伏在未知領域的救世主呢?我想這也是盧貝松想要透過電影想要問的大哉問之一吧。

過了30年,有許多動畫與電影比《阿基拉》更暴力、更情色、更加科幻與迷幻,但是沒有任何一部動畫,能像《阿基拉》那樣呈現一個紙醉金迷的破敗高速未來世界。

電影《阿基拉》(Akira)今年滿30歲了!1988年7月16日上映的《阿基拉》開啟了Cyberpunk歷史性的新一頁,但往前追溯Cyberpunk這個類型轟然而生的真正「原爆點」則是1982年:

「香港的電影與動漫文化,是我與一眾《離騷幻覺》團隊成長的重要記憶。而香港作為一個充滿未來感的城市,亦啟發了不少科幻作品,所以我們想,何不由我們這一代,製作一齣送給這城市的科幻動畫電影?」

在今年的CES上,其中一個展區堪稱是本年最驚悚攤位,看起來是個生物科技公司,但背後卻藏著一個秘密。

在《銀翼殺手2049》中,Estudio Barozzi Veiga看到了2010年自己設計的未修建項目最終穿越到了電影世界中。

大友克洋透露了《AKIRA》將與Supreme推出聯名商品,消息一發布到網路上,立刻成為最受矚目的話題。距離《AKIRA》的推出也過了數十個年頭,這部動畫究竟有什麼魅力,讓國內外的電影、動畫、小說都搶著向他致敬?

「我的興趣就是打破禁忌,做一些帶給別人困擾的事」-空山基。今年5月,空山基首度來到台北舉辦台灣首次個展《空山基の械慾論》,我們也趁著這個機會與這位日本當代藝術狂人,談談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靠一套《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終於令更多人開始聽到「Cyberpunk」一字,而除此之外,這類型由反烏托邦科幻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還有哪些經典之作?
友站推薦
-
遊戲體驗慘不忍睹!Sony 宣布下架《電馭叛客 2077》並全額退款
-
飽受中國壓力?《還願》宣布回歸線上販售後秒遭 GOG 下架
-
《電馭叛客 2077》公然裸露沒問題?Twitch:多數玩家仍專注遊戲本身
-
《Cyberpunk 2077》再跳票,延至 12 月 10 日上市
-
科幻動作片《人類升級》:復刻80年代氛圍與「肉體恐怖電影」色彩,開創獨到的視覺美學
-
展現性別友善!《電馭叛客 2077》玩家未來創建角色時,沒有性別選項
-
NEO 回來了!《駭客任務4》宣布開拍,基努李維確定回歸
-
救世主/殺神降臨!基努·李維加盟《Cyberpunk 2077》
-
《愛x死x機器人》︰炫目畫面之外,還需填補想象力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