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酒吧最流行的夏日酒品有以下3種,它們在製程、口感以及注入和盛裝方式上都有所不同。

臺虎的「台灣黑熊波本桶陳司陶特」選用美國波本威士忌聖地肯塔基州的橡木桶,將精心釀造的帝國司陶特封存其中,小心的珍藏醞釀,並在每年冬天取出一點,以手工封蠟包裝,讓期待已久的老饕解解饞。

其實,對於酉鬼啤酒來說,釀造啤酒不只是研發新口味的過程,他們認為比起生產商品,酒廠其實更像是一個「製造樂趣」的場域,這也是為何他們選擇在五股工業區的廠房中額外規劃了一間小型酒吧的原因。

如果消費者根本喝不出這些釀酒師宣稱的「台灣味」,或是「台灣味」釀出來的啤酒並沒有更好的品質,那我們應該重新思考釀酒師選擇這些在地食材的理由。

在《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中,細心的劇組不但根據劇情發展安排了不同風味的啤酒登場,最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還特別為每一款啤酒搭配了合適的啤酒杯!

距離上次去越南已經7、8年了,這次與我同行的是新加坡籍的老闆Kevin,他在新加坡經營的啤酒吧賣過「黑暗之心」的產品後,就決定要把這個牌子代理下來並且在台灣上市,正式開賣前,他建議先到胡志明市的酒廠參訪,順便了解一下當地市場發展狀況。

比起Logo,8400張酒標拼成的蒙娜麗莎巨幅畫像,更像啤酒博物館的象徵標誌,是館內最引人矚目的展示作品;另一側的挑高牆面,3000個啤酒杯整齊排出氣勢磅礡的「BEER」,正是「恆春3000啤酒博物館」的名字由來。
茶和啤酒同樣在人類歷史佔有重要地位,在衛生系統不夠成熟的年代,經過發酵殺菌的啤酒和茶,是相對安全的飲用來源。茶樹原生於印度和中國,數百年來隨著商人腳步打開歐洲飲茶風氣。

在歐洲酒吧有種老喝法叫「half&half」,調和淺色啤酒與深色啤酒,組合出不一樣的風味。而最近台北市的酒館似乎也出現「half&half」經營模式的潮流,無論是啤酒吧+牛肉麵店,或沙龍+調酒吧,在風格至上的消費時代,融合店主本身的興趣或主張,讓品牌賦予人的特質,也許就能提煉無法取代的獨特。

禾餘麥酒的核心理念是「用台灣的穀物,釀台灣的酒」,終極目標是期望藉由精釀啤酒這項高經濟商品,回頭提高農產原料價值,以期翻轉台灣農業現況。
友站推薦
-
Taiwan’s Craft Beer Industry in Search of a Local Identity
-
Saigon’s Craft Beer Scene Striking Balance Between Foreign Brews and Vietnamese Tastes
-
Six Local Craft Beer Houses in Taipei
-
啤酒夫婦:我們只想做好屬於「香港仔」的啤酒
-
本地釀酒師:如何復刻5000年前的「精釀啤酒」
-
Brewing Anew in Burma
-
Craft Beer in Taiwan: A Passion, Not a Fashion
-
精釀啤酒正夯:台灣應該開放酒館或餐廳直接釀啤酒的五大理由
-
代表台灣的啤酒不只台啤:精釀啤酒正夯,親身體驗釀酒一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