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宮崎駿

一場長達124分鐘的苦行時間?宮﨑駿新作定名為《蒼鷺與少年》,劇情搶先曝光

How Do You Live ?

除了劇情曝光外,電影上映後也在日本國內掀起了正負兩極的評價討論,有人認為它在視覺、音樂、美術方面的效果表現極佳,令人沈醉在劇情之中,但也有部份評論者認為其故事艱澀,根本是一場長達124分鐘的苦行時間。無論評價如何,自7月14日在日本上映至今,《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已累績了412萬5千次的觀影人次。今日已確定中文片名為《蒼鷺與少年》,台灣定檔在10月6日正式上映:

沒有任何宣傳的宮﨑駿新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確認提供IMAX等多規格放映

How Do You Live?

宮崎駿睽違十年的復出新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在7月14日於日本正式上映,除了打破常規,放棄過往常見的預告片等宣傳動作外,這也是吉卜力工作室的首次以IMAX形式放映的作品:

上映在即卻沒看見任何宣傳,宮﨑駿新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發生什麼事?

Hayao Miyazaki

宮﨑駿動畫電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即將在七月上映,但事到如今,我們仍沒有看見任何相關預告與宣傳,這到底是為什麼?

從大衛芬奇、提姆波頓到宮崎駿,從影迷角度獲得另一番樂趣:5支由電影導演操刀的MV

Music Video

透過打從一開始便揭露主角已死的安排,營造出宿命般的悲劇氣息與懸疑特質的倒敘手法,使 #瑪丹娜〈Bad Girl〉這支MV具有鮮明的電影感。甚至還有人直接表示,〈Bad Girl〉簡直就是提前出現的 #大衛芬奇 作品集合體:

曾是《銀魂》中的邦提摩尼烏姆小姐:拉麵上的「大王具足蟲」為何讓學者如此擔憂?

Bathynomus Giganteus

從《#銀魂》到《#深海之約》,#大王具足蟲 曾多次出現在日本動畫影視作品之中,本次現身拉麵店中,不僅讓眾多饕客躍躍欲試,也引發了不少 #生態保育 學者的關注:

從新海誠的《鈴芽之旅》,到宮崎駿「最後一部作品」:2023年最值得期待的6部動畫電影

Upcoming Anime

除了《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之外,讓眾人引頸期盼的《灌籃高手 The First Slam Dunk》、《鬼滅之刃 上弦集結,前進刀匠村》、《間諜家家酒》,也都將於2023年躍上大銀幕。

從無到有只花了3分鐘:最初的《神隱少女》,並沒有無臉男這個角色

Spirited Away

其實宮崎駿本來並沒有在故事中安排像「無臉男」這樣反應人們內心黑暗面的角色,直到和製作人鈴木敏夫討論劇情後,發現故事少了一些驚喜轉折,才開始突發奇想,畫出一個戴著面具、站在欄杆上的神秘角色。

集結手稿、原畫等2000件展品,高畑勲展將在台北登場

Isao Takahata Exhibition

這次展覽,將可看見高畑勲的動畫作品,呈現他對後來日本動畫的影響,以及個人與吉卜力工作室之間,密不可分的合作關係。

終於,你也可以走進《神隱少女》中的異世界小鎮——吉卜力公園即將開幕

Ghibli Park

位居園內中央的「吉卜力大倉庫區」,則將原本的溫水泳池改建成《神隱少女》裡的異世界小鎮街道,用作展示美術作品、遊樂場所、影片以及紀念品販售的地點。

有人看到我的橡皮擦嗎?吉卜力工作室公開請粉絲幫宮崎駿找橡皮擦

Legendary Eraser

在吉卜力成立超過30年的日子當中,宮崎駿並未因為科技的進步,而改變自己創作的方式,甚至還在近期於吉卜力工作室的社群當中,請求粉絲幫忙找橡皮擦。

宮崎駿:做完片尾插畫,我們就決定不拍續集,因為一生中只要遇過一次龍貓就夠了

My Neighbour Totoro

宮崎駿:「比起畫那些打來打去、飛來飛去的東西,我更想製作小女孩在綠色森林中玩耍的題材。」

第一屆推特吉卜力大喜利大賽的始作俑者,其實是這個漫畫家

Ghibli Ogiri

第一屆推特吉卜力大喜利大賽在台灣的話題度更勝過在日本,許多台灣網友也在推特上玩英文版的大喜利,引起日本網友的注意,甚至看起了台灣網友發出的圖片,還有網友已經連笑了兩天,覺得太累,怒把這個標籤設為靜音

少女青春如此多嬌,一部動畫怎講得完?《魔女宅急便》系列小說重新問世

Kiki's Delivery Service

我知道妳可能沒有魔法,一輩子也無法成為魔女,但是琪琪跨上掃把,在夜色裡升空,飛向未知的都市,只有黑貓與收音機裡模糊的《口紅的留言》歌聲陪伴,這樣的情景,也許會在許多人的年少時代裡重複出現過好多次。

不懂如何與兒子相處的宮崎駿,再次與兒子攜手合作:《安雅與魔女》

Earwig and the Witch

《安雅與魔女》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導演是宮崎駿的長子宮崎吾朗來擔任,父子倆之間的不合其實也是眾人皆知的事。

如同琪琪那墜落地面前的奮力飛升,拯救了吉卜力工作室的《魔女宅急便》

Kiki's Delivery Service

如同琪琪墜落地面之前的奮力飛升,對吉卜力、宮崎駿與鈴木敏夫來說,谷底反彈的《魔女宅急便》也許是他們永難忘懷的奇蹟。

在殘酷戰爭題材中找到溫暖與希望:宮崎駿電影帶給我的重要啟蒙

Keep Dreaming

看了許多宮崎駿的動畫電影,我開始注意到,不論片中涉及殘酷或死亡的描繪如何使我悲傷流淚,我總能從中汲取到正面的意義,這似乎是因為當中的「希望飛行」元素。

宮崎駿背後的男人:沒有這兩人,就沒有吉卜力——話說吉卜力

Studio Ghibli

許多人簡單以為「只要有好作品,人們自然會懂得欣賞」,但真的如此嗎?作者從回顧吉卜力工作室的發展史,列舉德間康快、鈴木敏夫對宮崎駿成就傳奇的重要性。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