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電子音樂

去膩了酷酷派對,不妨來這感受氣氛與選曲的無差別亂鬥:派對組織「愛ㄍㄧㄥ才會贏」回歸

No Ging No Gain

從復興南路地下室的Final、中山北路上的GREY AREA,對於嫻熟於台北夜生活的人來說,這些場域的音樂風格雖不能說固定,卻暗自有著各自的形貌。而若你去膩了那種硬硬酷酷、大家看起來都前衛又冷斂的場合,想找到一處脫離既有框架、無論在氣氛選曲上都更像無差別大亂鬥的地方,「愛ㄍㄧㄥ才會贏」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打造非主流音樂愛好者的避風港,FINAL創辦人:「開這間店不只是好玩而已。」

Final Taipei

Final Taipei是座落於台北的實驗性場域,自2019年開幕以來,幾乎每週末都會吸引大批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們在這此聚集。可以說,這裡既是非主流音樂愛好者的避風港,也是讓台北變得更加有趣的次文化聖域。而隨其不斷向下扎根多年,這個單純的「場域」也漸漸產生了化學變化,此回,我們將與FINAL創辦人許傑和其合作夥伴Tzusing坐下來閒聊。談音樂、談台北,也少不了關於FINAL的點點滴滴:

在最好的時間進入Studio 9,真會有種來到柏林夜店的錯覺

Studio 9

每當多喝了一點酒,我就會和對的朋友如NPC般說出以下歷史:「曾經是台北地下電音主要集散地的Korner改名後,原本的客人散向四個地方——花博的23 Music Room、仁愛復興一側的Final、信義路四段的Pawnshop,以及西門町的Studio 9。」但也是到最近,才發現聽說過Studio 9的人,比想像中少得好多。在西門町六號出口對面、真善美戲院頂樓的Studio 9,不僅有著能看到天光的露天空間,還有能讓你有辦法看到天光的營業時間。在最好的時間進入這裡,還真會有來到柏林夜店的錯覺:

從《傅培梅時間》片頭曲發現的「電子音樂史」巨大里程碑

Electronic Music

從連續劇主題曲到氣象報告的罐頭音樂,有些歌曲只要一播放,就會讓從小看電視長大的世代想起畫面。而在眾多節目中,《傅培梅時間》那不到十秒的片頭音樂,不只是能讓主婦跟著搖擺舞動的電子樂,對後來的電音或舞曲、嘻哈創作者來說,更扮演著啟蒙引路人的角色:

串連植物、礦石與電子音樂:老宅裡,一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派對——結晶之際

Crystalline Timeless

關注自然與聲音連結的音樂品牌「泊人ANKR」認為,礦物結晶的過程與音樂裡長時間的創作堆疊,只為追求那一瞬間感動的狀態有著相同意境,因此攜手擅長電子音樂跨界企劃的「LOGIN.Chaanel」,共同策劃了一場串聯植物、礦石創作與電子音樂的場域創作派對:

播放「一連串重複碎拍」音樂的集會,曾被視為違法:從電影《Beats》看90年代的派對場景

90s Rave Culture

1994年英國公布施行的「刑事司法與公共秩序法案」( Criminal Justice and Public Order Act 1994,簡稱為CJB) 就是針對禁止Rave Party所制定的法案,一開始目的是遏止非法藥物的使用,然而法案中關於音樂的規定相當荒謬,因此被稱為是「以音樂類型判斷犯罪」的惡法。

歡迎來到地球上最棒的電音趴踢之一:給派對菜鳥的「有機音樂祭」行前指南

Organik Festival

對於對電子音樂場景不熟悉的讀者來說,光是到門禁森嚴、裡頭每個人都好時髦好漂亮的Pawnshop跳舞,就讓人多少感到有點壓力,更何況是初次參加大型電音派對,還要同時搞定露營、過夜等民生問題?

adidas宣布與HÖR Berlin展開合作:這個請DJ在「廁所」演出的平台為何爆紅?

The Party

最近,HÖR Berlin更正式宣布與全球運動品牌龍頭adidas正式展開合作,雙方將於德國時間2月19日,於adidas柏林旗艦店展開一場關於「復古運動鞋」的特別直播。

歷經吉普車故障與森林冒險:我與DJ周逸INN、雷擎,還有電音宅男們的拍攝野營

Camp on Rhythm

周逸與雷擎站在舞台前,周圍的氣場明顯跟嘻嘻哈哈的剛才不太一樣,音樂流洩而出時,似乎有什麼把還沒兜攏的一切串連了起來,無論是空間、草木、還是經歷了一路冒險,終於鬆弛下來的心情。

當音樂離開了電影,它會長出自己的生命:7部電子音樂迷必看的經典電影

Techno Music in Movie

電影裡的音樂,除了在劇情中發揮作用、在同個空間裡產生火花,當它離開了螢幕,也可以獨自發展出自己的生命。

元宇宙探險守則|正式登入新能祭之前,請先詳讀這份遊戲攻略

SYNERGY FESTIVAL

不同於多數在豔陽下舉辦的搖滾音樂祭,新能祭將在松山菸廠打造一場倉庫派對,不僅祭出藍、紅兩大舞台,也邀請到台灣當代最值得注意的音樂人與藝術家,共同打造這場遊走在虛實交界處的盛宴。

原住民沒有文字,所以其他的感官才會被放大:以音樂傳遞古老的傳說——阿爆

Interview with Abao

阿爆表示,或許就是因為沒有文字可以明確記錄下自己此刻的心情,人們才開始將感受轉移到木雕、陶藝、甚至符號的創造上,然後這些能量就會催化出許許多多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不管是工藝、繪畫還是音樂,沒有了既定的形式,才有更多發揮想像的空間。

跳舞地圖|跟隨140BPM的節奏搖擺:中國風格強烈的15處地下電音場域

Undergruond Club

本回將介紹2020年中國6城,包括上海、成都、重慶、廣州、深圳以及北京,屬於2020年音樂俱樂部指南。

透過專輯設計,策動了無數次震撼世界的時尚運動:電子音樂傳奇Kraftwerk

Kraftwerk

除了促成80年代的「合成器浪潮」,繼而對後續電子樂的發展起到啓蒙作用;Kraftwerk還通過《The Man-Machine》專輯封面的設計,在暗中策動了無數次震撼了世界的時尚運動:

沒有舞廳還有客廳:浩室音樂的誕生

House music

當時一個DJ把時下迪斯可裡正在放的歌進行彙編,把所有好聽的段落都拿出來,組成了一首歌,名叫On & On,與此同時,他自己用鼓機合成器之類的設備,在這些元素的基礎上伴奏,讓一首首迪斯可變成了後來的浩室音樂。

從搖滾、龐克、電子到黑樂|你不能錯過的2020獨立音樂新秀

Indie New Waves

如果你也在尋找自帶小宇宙的聲音,這裡,由音樂產業裡最挑惕的耳朵們,在眾多樂曲風格中,嚴選出獨立音樂中值得關注的後起之秀。

看完會像一塊被揉碎的破布一樣癱在沙發上的英國後龐樂團:These New Puritans

These New Puritans

直到聽了These New Puritans的第二張專輯《Hidden》,我才敢說自己挺喜歡這組以雙胞胎弟兄檔Jack與George Barnett為首、哥哥還帥到去幫Gucci、Prada還有多家品牌走秀的酷炫樂團。

用音樂直擊⾃由頹廢的柏林地下史:《我在柏林 - Mark Reeder柏林攝影文件展》

Don't Tell Me Stories

《我在柏林 - 音樂教父 ⾺克雷德 柏林攝影文件展》2019年全球首度曝光,冷戰時期柏林的次⽂化音樂音樂文件展,本週起將在台北貳房苑正式開展。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