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斯汀教堂壁畫裡,所有人物的手都指著那神秘的一點:米開朗基羅與「黃金比例」
The Golden Ratio
米開朗基羅是否在他的史詩級作品中使用了神聖比例。西斯汀教堂側壁上那些《耶穌基督先人族譜圖》中,每一塊名牌的高與寬,都呈現黃金矩形,而且誤差不超過一兩個像素。

蒙娜麗莎左眼裡暗藏的秘密:5幅達文西著名繪畫中的「黃金比例」
The Golden Ratio
這位博學的天才在他所處的時代也是個傳奇,同時代人將他描述為「一位神聖的畫家」,達文西一直與黃金比例密不可分。

印象派中你可能聽過莫內、梵谷,但當時最有人緣的畫家卻是畢沙羅
Impressionism
畢沙羅在印象派中不能算是最有才華的一個,但絕對是最受歡迎的一個。他就像太陽一樣,能把整個星系的行星聚攏在一起。他們個個身懷絕技,卻又風格迥異。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想跳出沙龍,幹一票大的!

雷諾瓦:如果世界上沒有乳房這種東西,我就不知道該如何畫畫了
Pierre-Auguste Renoir
無論畫風如何變化,雷諾瓦最愛的題材依舊是女人。他曾說過:「如果世上沒有乳房這種東西,我就不知道該如何畫畫了。」

把教宗的臉接到聖經角色身上,讓他被蛇狠狠地咬——米開朗基羅內斂的革命風格
About Michelangelo
他身處在宗教與上帝主宰一切的時代,人人權威是從,但他卻在作品裡脫去了耶穌、聖母、使徒們的衣服,甚至把現役教宗、司儀的臉,移花接木到壁畫中的聖經角色上,讓他們被剝皮、被蛇咬,然後比照辦理,全部都裸體。

只要20元就能飽覽近300年來的珍貴動植物手繪圖:《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
Drawing Nature
縱使在文字發明後,人們能夠在書籍文章中以大量文字描述各種觀察、紀錄和科學分析結果,也無法徹底取代「博物畫」在傳達訊息方面讓人一目瞭然的優勢。
友站推薦
-
《西洋美術欣賞,有配方》:歷經巴洛克和洛可可的「油膩」,新古典主義要重建古希臘精神
-
《被蒙蔽的視野》:利瑪竇不僅翻譯西洋科學書籍,還促成「中國版文藝復興」
-
小學課堂展示大衛像被家長批「色情」,美國佛州校長被迫辭職
-
《【牛津通識課09】創造力》:創造力的典範轉移——從「他」到「我」,最後到「我們」
-
啟發後世文藝復興的羅馬先哲,奠基西方分權憲政基礎的先驅——西塞羅
-
台灣產甘蔗卻不產蘭姆酒,就像沒有葡萄酒的歐洲一樣不可思議:台法夫婦催生「文藝復興」讓台灣成為蘭姆酒的明日之星
-
《樹蔭的溫柔》:〈創世紀〉中惡女夏娃及樹木的牽連,深深影響西方世界的女性描繪法
-
《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真正的「狐狸」似乎少之又少,「刺蝟」則多上許多
-
《權力與王座》導讀:充滿激情的中古歐洲,與虛無主義盛行的現代社會,誰才是「黑暗時代」?
-
《句句有梗的西洋藝術小史》:放高利貸的罪人變成文藝復興推手,麥第奇家族如何「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