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popeye

從日本版《i-D》到《POPEYE》等經典刊物:巴黎二手服裝店分享上世紀潮流雜誌

Old Magazines

The Archivist Store創辦人因熱愛日本設計師和街頭服飾而開設這間二手服裝店,近日也於社群分享了大量上世紀的潮流雜誌,包括著名日本雜誌《POPEYE》、《Boon》、日本版《i-D》等,

結業專訪|將日本文化帶入香港的雜誌基地,潮流書店「智源」正式走入歷史

Apollo Book

智源這本地重要的潮流文化傳播者即將引退,但這篇訪問無意傷春悲秋,地球在轉、時代在走,這是定律、是常態。更值得我們在意的是,好的內容,何去何從?

專訪|將《POPEYE》從谷底救起,現在又推出《LifeWear》的男人——木下孝浩

Takahiro Kinoshita

問起了《LifeWear》中是否有哪個部份、又或是哪一頁的照片是自己最喜歡的時候,木下孝浩絲毫不帶猶豫地說出了:「每一頁我都喜歡。」

精彩內容搶先選讀|木下孝浩操刀的UNIQLO《Lifewear》正式釋出!

Lifewear Magazine

2018年木下孝浩離開《POPEYE》,讓不少粉絲心碎滿地,但他隨後加入UNIQLO負責品牌創意行銷,也讓人們紛紛好奇他將會為品牌帶來什麼轉變,而這本《Lifewear》雜誌更讓大家期待滿滿。

打破空間設計的所有常識:連《POPEYE》都來介紹的店舖「鼴鼠」

Error22

談及台南,我們想到的或許是正興街、海安路、神農街,然而只要從國立臺灣文學館前的圓環附近,轉入鄰近的開山路小巷,又能窺見截然不同的風景。

日本潮流史|70年代的藤原浩是全西日本最酷的人

Hiroshi Fujiwara

1970年代晚期,藤原浩是三重縣最酷的少年——溜著自製滑板到處玩、聽性手槍樂團(Sex Pistols)的歌、在鄉村搖滾樂團裡演奏。說不定他是全西日本最酷的年輕人。

「待在公司什麼事都不會發生喔」我在《POPEYE》編輯部工作學到的事情

Nothing you can learn

我開始在《POPEYE》編輯部工作是二十歲左右的事,完全不記得在職期間有誰教過我擬企畫或找題材的方法。上頭只會說:「去外面找。」連身為編輯的基本功都沒有人教我,全都是隨便有樣學樣學來的。從上司那裡學到了什麼?真要說來,就是「享受樂趣的方法」了。也許只有這麼一點。待在編輯部什麼事都不會發生,總之就是往現場跑,不要忘記邂逅新事物的喜悅。

身兼Model與DJ卻都不想成為專職:專訪「不務正業」的性格icon——傅昱

Who Dat Girl?

「我的個性可以說是『沒有公主命,但有公主病』。不是指那種愛亂花錢的公主,而是管不住的公主,當然對我好的意見我會聽進去,但就是不要管我,生理、心理都無法接受別人管我,我希望可以掌控自己的狀態,不想活在體制內。」

洋風和魂|撬開守舊風俗,把美式流行帶進日本的時尚之神──石津謙介

All From America

《洋風和魂:日本如何在戰後歷史與文化交流中保存了美國時尚風格》是一本詳盡記錄日本如何從一個「不酷也不有趣」的時尚沙漠,到接納、挪用,最後反向輸出美式風格的時尚教科書。

一件工作襯衫至少得使用五種不同類型的縫紉機才能組裝,鈴木大器的老美式魂

Engineered Garments

在這個被快速時尚以及藝人招牌環繞的世代,仍有不少堅持自我風範品牌存在,Engineered Garments就是其中之一。

從業者現身說法:為何日本男裝雜誌這麼好看?

Magazines in Japan

究竟為何日本紙媒特別是男裝雜誌,能夠在網際網路全面攻佔的數位時代,持續推陳出新有趣且觀點新穎的紙本內容,並讓讀者乖乖掏錢買單?

不敵數位化?木下孝浩離任《POPEYE》總編輯,但......或許他只是在做一件他喜歡的事

Takahiro Kinoshita

近期日本雜誌集團Magazine House發佈了令業界震驚的人事大異動。《Casa BRUTUS》現任總編輯松原亨將接任《POPEYE》總編輯一職,並同時兼任集團的數位戰略室室長,而《POPEYE》總編輯木下孝浩則將離任總編輯一職,轉任總務部。回顧木下孝浩2012年接手《POPEYE》至今,一度曾讓《POPEYE》從原本疲軟的7萬多本銷量提升至2016年近12萬本的佳績。但「日本雜誌協會」也提出數據表示,《POPEYE》從2017年開始銷量再度逐漸下滑,第四季度的銷量甚至不足9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