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是夠為皇室訂製專屬手套的工坊,也要在擁有數代為貴族製作香水、香氛等商品的經驗後,才有機會成為擁有「皇家認證」的香水世家。

幼兒什麼東西都想放嘴裡,葛奴乙什麼都要聞,為什麼有這個口腔到鼻腔的轉移,小說也有兩重暗示,一方面貪嘴在貧困中很困難;另方面,鼻掌呼吸,人可以挨餓,不能不呼吸,徐四金強調葛奴乙活命第一,氣味表示呼吸未被剝奪,當然就更值戀棧。

本次,我們邀請了六位著名的調香師,揭秘他們在為普羅大眾調製香味的同時,在日常中自己又特別鍾情於什麼樣的氣味。

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無色也無形的氣味,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我看你也是個嗅覺敏銳的人,這裡有份氣味倖存者留下的生存指南,不妨參考一下。

充滿法式浪漫風情的Officine Universelle Buly,每次出品的香氛產品都帶著歐洲貴族的優雅氣質,讓人愛不釋手,而本次,他們更結合一束與文化,推出了一系列以羅浮宮鎮館之寶為靈感的香氛產品。

今天要分享的技巧是比混香再高段的「疊香」,利用揮發的時間差來疊合出新氣味,由於是淡香精,通常前後段的差異較大,疊香技巧在於層次,切記前後相隔一到兩分鐘,兩款香水的順序互換則會變化不同味道。

若被問及「山與海,你是屬於哪一派?」的時候,你會怎麼回答?早期的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海,但近年卻明顯地感覺出來,自己其實身在山中,更能感覺平靜。而對於氣味的揀擇,似乎也隨著年紀增長,漸漸由早期的柑橘香調轉換成對於木質與東方香調的偏愛。

末日荼蘼以最難相處的花椒搭配無花果實,讓這款氣味有著不可侵犯的錯覺,我是到用第三次才真正愛上,完全是面惡心善的最佳詮釋。

要不是這一波新品宣傳,還真不曉得Aesop有出香水,迷戀草本味道的我,賦活芳香護手霜數不清用掉幾條,一度曾經入手過500ml家庭號,放在公司桌上,整個冬天為了對付乾如撒哈拉沙漠的雙手,狂擠狂搓,擦完一定會有同事走過來說:「你擦什麼?好香。」

那麼從香水學校畢業到成為一名真正的調香師需要多少時間?又需要付出多少別人看不到的努力?香水師的訓練課程又是怎麼進行的?

一直為了學校的調香作業而忙碌,每天執著在同樣的配方裡改來改去,在遇到Jean Claude Ellena以前,我都快忘了香水也可以用「玩」的。

愛馬仕調香師艾連納(Ellena)認為,香水從不只是喚起一種感官,而是刺激著所有的感官。他的創造不是要堆疊氣味,而是企圖讓氣味保持曖昧不明。

那些商業香水的行銷團隊,他們自認有個「靈鼻」,卻又同時倚賴市場調查;他們要求香水師每天加倍實驗,藐視評估和思考需要付出的時間,榨乾這些年輕香水師的知識。

不知道你是否曾發現,無論是在網路上搜尋他人所推薦的香氛品牌,還是親自到百貨公司裡走走逛逛,看到的幾乎都是價格高不可攀的進口商品,而其氣味在相對潮濕的台灣也常常顯得稍嫌濃烈。為此,我們特地為您蒐集了幾家來自台灣本地的品牌。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抒情歌》裡提出一個重大的問題。他認為世上所有的抒情詩,是從領悟植物與人其實有著一樣的命運為出發點。人類將從花中粹取的香氣噴在身上,等於是向這個世界造著愛的詩。

自古以來,在世界各地,都有人以植物的香味作藥或保健品,聞香味以防病驅邪,而植物精油就是這些「保健香物」的其中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