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未來充滿悲觀,劇情總是充斥著壓抑、黑暗、困惑、掙扎等等,主人翁通常是小人物,與生活搏鬥的市井小民。這位就是擅長在虛實間遊走的科幻小說之魔——菲利普.狄克。

「灰暗濕冷的雨夜,遍布東方元素的破敗街巷中,霓虹燈在閃爍著……」這一深入人心的Cyberpunk刻板印象,其實源自另一部讓雷利史考特聲名鵲起的電影——於1982年上映的《銀翼殺手》。

電影《阿基拉》(Akira)今年滿30歲了!1988年7月16日上映的《阿基拉》開啟了Cyberpunk歷史性的新一頁,但往前追溯Cyberpunk這個類型轟然而生的真正「原爆點」則是1982年:

如果和喜歡動感刺激的人一起看建築電影,《銀翼殺手》尤其推薦。無論是1982年的經典電影《銀翼殺手》還是其2017年的續集《銀翼殺手2049》,皆在電影中為建築美學樹立了極高的標準:

製作電影時的第一步通常是畫意象圖,讓所有參與製作的工作人員可以一同想像這部電影的世界會是什麼模樣,接著再搭配劇本,依照想像去製作,然而這並不適用於宮崎駿。宮崎駿本來就沒有寫劇本的習慣,直接就畫起了分鏡圖,問題在於這是什麼個不一樣法?一般來說製作影像都是要依照劇本來做,然而宮崎駿卻是為了影像而變更故事。

你是否很迷Netflix的《怪奇物語》?如果是,你是否曾好奇這部影集充滿濃濃80年代氛圍的形象圖與海報是出自誰手?

《大災難家》所欲重現的「靠片(邪典電影)」,到底指涉什麼作品?又有哪些電影是靠片影迷們的必看清單?

「我的興趣就是打破禁忌,做一些帶給別人困擾的事」-空山基。今年5月,空山基首度來到台北舉辦台灣首次個展《空山基の械慾論》,我們也趁著這個機會與這位日本當代藝術狂人,談談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靠一套《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終於令更多人開始聽到「Cyberpunk」一字,而除此之外,這類型由反烏托邦科幻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還有哪些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