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逸與雷擎站在舞台前,周圍的氣場明顯跟嘻嘻哈哈的剛才不太一樣,音樂流洩而出時,似乎有什麼把還沒兜攏的一切串連了起來,無論是空間、草木、還是經歷了一路冒險,終於鬆弛下來的心情。

因為工作,身邊認識一票戶外人,他們時不時往山裡去,每當看他們健步如飛地背起一顆包就出發,戶內如我的眼裡,對那顆百寶袋充滿好奇。

因地制宜,愛喝之人從不被環境給限制,唯有需提醒注意的是自身和他人安全及不造成別人困擾。訪問對象鎖定常往戶外跑的人,屬性皆是——愛喝,不需要正義魔人提醒,他們有自己安全的喝酒模式。

經過長時間的親身試驗,我精挑細選了6件來自日系戶外品牌Snow Peak,出遊在家都能用、兼具完美功能與漂亮長相的實用野炊道具。

後疫情時代,人們可以擁抱另一種生活的想像,透過露營、河釣、滑水、深林健行等快慢節奏的休閒生活,活出自然野性生命力。
若是假日想避免人多的地點,又不想關在家,不妨備好山友推薦的野營裝備,和三五好友一起規畫一場登山野營,享受大自然中的放鬆愜意。

露營和野營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不同?又各自有哪些必須注意的事項?以下,就讓我們為大家解惑吧。

根據調查,多數新手遲遲無法展開第一部的原因包括了擔心體能不足、花費過高、以及找不到同行山友等。而本次,我們也針對多數新手會有的疑問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如果你也正在觀望是否要進入登山的世界,不妨也參考看看吧。

一直以來我都非常幸運,有機會可以學習、珍惜、培養我對戶外活動的認識及熱愛,這點令我感到滿心歡喜。我還記得那些黎明時分,看著太陽從地平線升起,聽著身旁的野生動物逐漸甦醒的聲音。我獨自一人在偏遠的鱒魚河畔,享受溫暖的營火及咖啡。而我想同時針對有經驗的露營者及新手朋友,讓他們不管在林間或水邊,都能有更豐富的活動體驗。

遠離都市塵囂、返回大自然懷抱,無論是營地露營或是更具挑戰性的野地露營,與大自然共處的每一個時刻與景色,都令人備感療癒。營地有平整的水泥或草坪鋪地,以及齊全的水電與浴廁設備,很適合全家親子共遊或好友歡聚。而野地露營則多在沒有水電浴廁的山林或海邊,自行尋找紮營地點,撿拾林木生火野炊,是追求更自然原始的探險體驗。

事後我用了好多時間診斷事情的來龍去脈,發現惡意並非經由單一事件所產生,而是透過許多不經意的瑣事慢慢累積而成,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不明白自己早已默默淪為推波助瀾的兇手。種種混亂思緒在心頭縈繞,我迫切地加快腳步希望能追上他們的腳步,心裡不斷反覆練習該用什麼方式表達歉意。

走過一條條健行路線、征服一座座山頭,是每一位行山人的夢想,但新手行山人應該怎麼開始?專業行山人又應該走哪些具挑戰度的健行路線呢?今回,我們整理了全台14條健行路線,並依照難度分成五大等級,讓讀者們能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路線行程。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又到了泡溫泉的季節,除了到古樸懷舊的湯屋暖暖身子之外,野溪溫泉更是人們放鬆身心的好選擇。

「你要讓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而非從旁流過。」—— 約翰·繆爾

在步道上的160天,我們像遊牧民族一樣遷移在不同的城鎮和山脈,將地圖上陌生的名字一個一個消化、吸收,然後提鍊成和土地連結的回憶。

近幾年,野餐、露營、登山、踏青、音樂祭......等詞彙成為網路熱搜的關鍵字、迅速竄紅,過去一提到露營兩字,眾人只會想到孤獨的三角小帳篷克難過夜的景象,但隨著戶外風潮的盛行,與全球商品資訊的流通,眾人對於戶外裝備的印象也跟著徹底改觀。走出戶外其實可以帥氣又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