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澀谷美竹公園旁開了一間新的咖啡/啤酒吧,在實際走訪後才知道,原來樓上正是由UDS營運的新旅店「all day place shibuya」,便找了個機會到此住上一晚。

「TUVE」的取名靈感來源是來自位於瑞典一處也叫做TUVE的湖泊,希望旅人也可以在這裡,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寧靜之湖。

前身為女子宿舍,後來改為藝廊、共同工作空間、飯店複合式空間。這裡像「雙層公寓」一般,與各個藝術同好合居,能夠刺激創作能量。

從與京都職人合作打造的原始家具,到大量採用的日本藝術家的作品,無論入住哪個房型,你都不難看出ACE HOTEL這間當紅設計旅店為結合當地特色所付出的心血。

享受旅行、美食與設計,簡單來說就是讓雙眼與身心靈都浸淫在「美」的事物中,而傳統與現代究竟相容與否,里山十帖便是驗證美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最佳範例。

雖然開業只有數年,賦樂旅居卻已加入成為國際設計酒店「DESIGN HOTELS」的一員,將屬於台北的一點一滴心思,擴展到全世界尋求高品質住宿的旅客。

城市中汲汲營營的生活有時讓人感到莫名地空虛,那麼就利用短暫的假期好好放鬆吧!以下三家充滿設計感的特色旅店,或許是你安排週末小旅行的好理由。

處身於一個個不停轉換感官體驗的空間是我對於台北「S HOTEL」的一個印象,由法國設計師Philippe Starck所創造出來的酒店設計,每一個角落彷彿都要你驚訝一番,每一個空間都是訴說著一種設計概念。

同樣改建自老飯店,Hotel Bienvenue保留了許多前人留下來的諸多古典元素,像是大面鏡子、花樣磁磚以及飯店大廳櫃檯後方的鑰匙掛板,摩登中展現懷舊氣息,華麗中又擁有簡約元素。

「要好好傳遞設計中的種種想法,莫過於讓顧客能夠親身體驗傢俱的魅力。」憑藉這個細微的意念,在2016年的冬天,長野縣的滑雪勝地白馬出現了House of Finn Juhl的首間概念旅店。

有好幾年很著迷於能快速融入當地、偽裝成居民的旅行方式,也是我喜歡用Airbnb找住處的原因,住進經過打理的私宅,感覺很微妙,沒有青年旅社被動式的坦誠相見,更沒有住飯店的生冷感覺,但連著幾次下來,並非每次都順風順水,被雷到的機率還是蠻高。

選擇一間舒適的旅店,絕對是所有旅行者在踏上旅途前必須決定的大事之一。本次,我們精選了8家來自歐美各地、融入不同風格的頂極設計旅店,提供給眾人作為下一次旅行的休憩參考去處。

真正的行銷是淺移模化、令人愉悅的,總是站在使用者的立場,像是生活管家般提出貼心的生活方案,一如擁有鮮明品牌印象的無印良品,近期將經營觸腳伸至飯店,座落於深圳的MUJI HOTEL一開幕即吸引全球旅客的目光,結合商品、書店、食宿的全新概念旅店,為無印良品打造出更完整的品牌觀,以反奢華(Anti-gorgeous)、反廉價 (Anti-cheap)概念建造而成,並大量選用天然建材重新詮釋旅人生活型態。

今年全新推出的Vipp Hotel系列,單點式套房讓你免去了所有的社交恐懼,只需要專注在自己嚮往的美好逃世生活。

旅行,就是一場探索未知的出發。「玩味旅舍」的每個房間都像是一場展覽,呈現出的種種未知的反思及想像,也見證了台灣新一代的設計力。

在印尼峇里島,大大小小的渡假屋及精品酒店不計其數,有隱沒深山的山居木屋,亦有擁抱一片大海的奢華別墅。2016年才落成的精品酒店在提供舒適住宿以外,還能讓住客細緻地體驗印尼傳統文化,外型帶有強烈現代設計感的Katam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