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Feb, 2023
Take Over
為紐約、巴黎等城市披上夢幻外衣:用超現實粉色建築佔領世界的Andrés Reisinger
在最新的《Take Over》系列中,Andrés Reisinger會根據城市的風格採用不同的媒材呈現作品,藉此引發更多五感想像。

30 Nov, 2020
Eliseo H. Zubiri
勾畫水上松、屋中雲與煙塵滾馳的荒城:超現實視覺藝術家的腦內風景
正因這種虛實無痕地鑄鎔,旁人很難從圖像中辨別何處是真實的終點?何處又是數位特效開始的起點?

09 Jul, 2020
In-game photography
用動森畫面拍恐怖電影?你所不知道的電玩新職業——遊戲攝影師
想把電玩當工作?過往大家對於電玩職涯的認知主要就是以成為電競選手為目標。然而,現在還多了一些新的職涯角色,像是遊戲攝影師以及更酷的遊戲攝影導演,相信對於喜愛電玩的朋友們,可以有更多的職涯選項來好好發揮。

28 Aug, 2017
Being Censitive
性為什麼是一種罪惡?印度女孩用8個故事挑戰社會禁忌
「性」在藝術裡一直是個期待被觸碰的議題,私密又禁忌的特質讓作品帶有一種叛逆感,它不只代表歡愉的身體情慾,也暗喻著衝撞體制、宗教的價值觀。
友站推薦
-
文化部明年總預算大幅成長20%創新高,李永得:將努力與立法院不分黨派委員溝通並尋求支持
-
第20屆台新藝術獎揭曉入圍名單,疫情帶來的衝擊確切影響了表演藝術
-
台灣「臨場藝術」跨界、斜槓興起,背後原因或許是因為藝術家們的「貧窮跨」
-
文化部推出「積極性藝文紓困補助」,針對藝文產業匡列10億元最高補助250萬元
-
【關鍵專訪】疫情下的台灣視覺藝術產業如何自救?六位從業人員的線上轉型練習
-
《出界-水墨空間的人間詩學》:錄像、VR等視效,瓦解了水墨是菁英美學的傳統概念
-
霓虹招牌瀕滅亡,理大講師「救得一個得一個」
-
用「觀落陰」及「陰陽眼」來解釋何謂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
-
視覺創作的混血時代:用一張圖贏得你幾秒鐘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