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Mar, 2023
Sponsored
非關性別、看見多元:一堂所有人的月經必修課
經歷女性主義運動、同性婚姻合法化等議題洗禮,臺灣社會性別意識普遍抬頭,但在無意識間,許多人仍以特別的眼光看待月經。從幾十年前躲躲閃閃、避而不談,到如今能夠低聲討論,雖然看似有所進展,但谷慕慕®️創辦人陳苑伊與史文妃仍覺得還有一起努力的空間。
友站推薦
-
蘇格蘭《生理用品免費法案》讓月經不再貧窮,還有哪些國家仍徵「月經稅」?
-
《3小時搞懂日常生活中的科學!【圖解版】》:紙尿布和衛生棉為什麼吸滿水分卻不會漏?
-
通貨膨脹、疫情缺工導致美國衛生棉條嚴重短缺,專家:月經用品可及性日益惡化
-
《從零開始打造月經平權》:衛生棉以外的生理用品,有沒有可能帶來另一種理解月經的文化?
-
那個來、大姨媽、好朋友⋯⋯女人「藏好月經」的焦慮與羞恥
-
【小說】艾莉絲孟若〈半個葡萄柚〉選摘:中學生活危機四伏,每個人隨時都有可能遭到羞辱
-
被忽略的「月經貧窮」:馬來西亞女性政治人物倡議政府派免費衛生棉引熱議
-
台灣女性生理用品演變簡史:從月事布、棉條到月亮褲,帶來更美好的月經體驗
-
台北、台南試辦免費提供生理用品給學生、弱勢,性平團體:月經平權「不是編了多少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