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定絕非創作的大敵,反而能激發出更好的作品,江戶時代的百姓文化與浮世繪便是最佳的例子。

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特意在藍色中加入黃色這樣的行為或許讓人感到費解,但對當時的日本人而言,帶有綠色調的藍色卻是理所當然不過。綠色與藍色的界線模糊,反映出的是日本有著豐富大自然的事實。

在浮世繪中,可以看見繪師以菊花為主軸作為創作,展現其高貴、高尚、古典、優雅的形象,這次我們將透過浮世繪,一覽菊花在古人眼中的風采。

在德布西的交響詩作品《大海》封面,便採用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裏》的一部分海浪,雖然並沒有明說採用,但比對上下圖之後可以明顯發現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說是一模一樣。

Hyotanya運用了店內特選A5和牛作為《冨嶽三十六景》木版畫的主要素材,讓你能夠同時將藝術品與A5和牛帶回家,同時也希望食用後的包裝能不被浪費的成為家中擺飾。

美人繪也是應為的強項,北齋甚至說過「說到美人繪,我還比不上阿榮」,雖然很難想像一身傲氣的北齋會說出這種話,但他的確還是會稱讚女兒的父親。

就在最近,FELISMO 500以「畫狂老人」葛飾北齋為靈感,推出了前所未有的限量版「HOKUSAI北齋顏色」色鉛筆。

不知道是不是家裡賣魚的關係,他畫的海鮮看起來好像特別好吃,隔著畫面就能感受到魚貨海產的鮮甜,如此細膩的筆法,大概也是他的插畫卓越的原因之一吧。

為了將平面繪畫3D化,三井淳平著手研究起海浪相關的學術論文,還特地前往海邊看了4小時的浪潮,以更了解海浪的動態與一致性,才繪製出一個做為組裝樂高依據的模型。

透過觀察浮世繪,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們對於未知的事物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不管是幽靈也好、妖怪也好,能讓我們在心底對彼此多一分尊重,凡事以良善出發,或許才是這些鬼故事給予我們的警惕與本意。

畫家的筆就是他的傳聲筒,而真正惆悵的是,藏在這些笑裡的的無奈,又是怎麼樣才能尋找到知音呢?

可以可愛、可以熱鬧、可以是武力、也可以是色情的象徵,不同的章魚表現出不同的生命力,就如同他那靈活的觸手,也在藝術、文化方面觸及了許多領域,留下他百變的印象。

本次的4款包裝分別選用了大家最熟悉的〈神奈川沖浪裏〉、〈凱風快晴〉以及畫冊中的〈北齋漫畫〉圖樣,最後一款則是由漫畫家翻玩的作品,畫作中的人物吃起洋芋片的模樣相當太逗趣。

我們永遠無法看見若是再給他五年會有甚麼變化,但能確認的是,北齋留下龐大的作品,不僅是為後世浮世繪藝術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更是完整了保留當時的歷史,才能讓現今的我們,一窺江戶時期的生活百態。

明年適逢葛飾北齋逝世170週年,為紀念這位浮世繪宗師,時藝多媒體也決定要在中正紀念堂舉辦「江戶風華-五大浮世繪師展」,除了葛飾北齋外,更將展出其他四位江戶時期知名浮世繪師的作品,預計將有超過百餘件經典畫作齊聚台北。

去博物館看「漫畫展」,有點難想像嗎?日本漫畫在海外的最大規模展覽,正在倫敦大英博物館熱烈展出中!

「浮世的意思是當下的生活百態,描述的就是那一刻發生的人事物,所以我創作時不會特別去想未來,現在才最重要。」新世代浮世繪師三巴彫ひろ這麼說。

從當代浮世繪紋身師Horihiro Mitomo的畫作中,不難發現各浮世繪名家們的風格特色。武士、神佛、海浪、錦鯉等浮世繪圖案,不只是黑幫份子的標誌符號,更是來自日本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環。
友站推薦
-
《葛飾北齋の浮世繪設計力》:運用「三分割法」徹底剖析《富嶽三十六景》三巨頭
-
《貓劍客:江戶篇・十二命花魁》作者葉羽桐訪談:花魁是一個美麗又神祕的文化象徵,也反映了人的內心
-
為東京馬而生的浮世繪跑鞋
-
從大河劇、紀錄片到2020東奧預告片,以影像爬梳日本與奧運的故事
-
【書評】《跟著浮世繪去旅行》:江戶時期的城市旅遊文化,促進了風景浮世繪的蓬勃發展
-
《鬼滅之刃》為何爆紅?幽浮社的動畫製作、吾峠呼世晴的編劇技巧,以及令和的時代精神
-
讓人頭皮發麻的甲殼動物 彩繪江戶時代繪畫變身愛不釋手藝術品
-
《鬼滅之刃劇場版》打中的是「跟風大眾」,對於長期的動畫粉絲來說表現普普
-
《鬼滅之刃劇場版》:修正了動畫版的缺點,打鬥精彩但劇本轉折略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