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Apr, 2022
Singing For Memory
從蔡焜霖到珂拉琪、從民謠與重金屬,不同世代如何用音樂詮釋白色恐怖
在白色恐怖時代,政治受難者所受到的壓迫、對國家統治機器的無奈,都化為輕柔的歌詞寫在一首首歌曲裡,如同蔡焜霖好友等待判決時所唱:「做了夢,夢中變成了一隻蝴蝶,自由自在的在長滿了透紅的杜鵑花的山野裡飛翔。」

19 Sep, 2019
White Terror
將遊戲裡的政治隱喻化為對現實的尖銳控訴,《返校》是台灣恐怖片的嶄新里程碑
無論從題材或整體品質來看,徐漢強的《返校》都為台灣恐怖片立下新的里程碑。它從罕見的角度,引領觀眾回顧台灣歷史的黑暗篇章,並以雅俗共賞的精緻水準,講述一個獻給新世代的警示預言。
友站推薦
-
【書評】賴香吟《白色畫像》:書寫白色恐怖的三重奏——是全面肅殺、是集體沉默,也是傷害的顏色
-
【TIDF專訪】《野番茄》廖克發:關於二二八的個體記憶,「成為台灣人」是很複雜的事
-
【TIDF專訪】《K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導演洪瑋伶:柯旗化《新英文法》與白色恐怖的政治囹圄
-
「現在的我無法否定過去的我」:促轉會訪談多位威權體制參與者,找到加害者並咎責是艱難挑戰
-
促轉會主委葉虹靈再談林宅血案:關鍵證據監聽錄音帶被國安局銷毀,轉型正義工作來得太晚
-
【書評】張國立《私人間諜》:白色恐怖不是復古情懷,而是一整個世代的蒼茫、抑鬱與傷口
-
蔣萬安說「兩蔣為台灣民主打下非常好的基礎」,在德國這類言論就是犯罪
-
從蔡焜霖到珂拉琪、從民謠與重金屬,不同世代如何用音樂詮釋白色恐怖
-
【影評】短片《黑風箏》:影帝莫子儀所說的「自由與平等」,正是靠著前人血淚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