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模Inès de la Fressange回憶,過去參與皮爾卡登的時裝秀,模特兒從不會被指定要穿哪一套服裝,因為皮爾卡登認為,「服裝只要是好的,就會適合任何人。」

「我們仍擁有改變的機會,如果失去努力向前的力量,如此不好的狀態只會惡性循環,永遠不會變好。人類絕對有能力利用這樣的艱難時刻,將其化作前進的動力。」

1947年,迪奧先生一手打造被譽為「New Look」的白色高級訂製束腰套裝,為時尚史寫下新頁,他成功將自己的夢境化為女性無法抗拒的創作,卓越的視野啟發了全世界女性的美感。

繼2019秋冬的《偵探遊戲》與2020春夏系列的《怪奇的時間盜賊》之後,熱愛說故事的旅英設計師詹朴,這次從地面躍入空中,推出名為《雲的製造者》(The Cloud-making Factory)的2020秋冬系列。

今回,我們就為各位挑選出在2010年至2019年這十年間最具影響力的12位時尚潮流界設計師,他們是改變時尚產業文化的重要推手。

準備離去的女性背影是很有衝擊性的,沒有比那更美的姿態,無論如何追趕也追不上。我對女性這種感傷的想像,或許和她們的背影有所關聯吧。

《中央聖馬汀時裝系》一書最大的特色,是它毫不掩飾地將學院各個年代的情況完整展現在讀者面前,特別是歷年來學生們是如何在預算、時間極度受限的情況下,製作沒有固定評價標準的服裝系列。

只有認真過日子是不行的,每天淨是往返於自宅與辦公室的人缺乏足夠的刺激,很難出現新發想。因此,製作服裝要幾乎逼近道德的底限噢。我覺得單只是認真、善良的人,無法做出使人心跳加速的服裝。

因發現自己設計的面料因圖案過於華麗、複雜,一般設計師不願意使用,Zandra Rhodes才決定自己製作服裝,將獨一無二的圖案展現在服裝上,意外開啟了與眾不同的設計之路:「我是個找不到工作的織品設計師,進入時尚界是個意外。」她說。

在勇敢跨出國際尋找更多發展機會的同時,這些新生代台灣設計師仍在作品中藏有對家鄉的滿滿情感。

很多Jacquemus迷都深陷於品牌清新的極簡主義,不過Simon在《SSENSE》的訪問中澄清:「極簡主義才不是什麼借鏡,就只是因為我沒錢。」

FACETASM這品牌名字源自法文詞彙「Facet」,中文解作「層面」,意指每件事物都有不同面向和含義,也寓意品牌無間斷的演化。

Christopher Bailey即將離開Burberry,論起過去17年的功過,華美衣服都是浮雲,「Burberry Acoustic」才是他在任內幹過最不得了的事。

如果你有關注Highsnobiety或i-D等時尚網站,應該對這位五官輪廓特殊的「Anti Model」——San不陌生,談到自己成為模特的歷程,她說:「台灣如果多一些有趣的人站出來,大環境應該會變得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