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斯卡落幕,《媽的多重宇宙》最後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剪輯總共7個大獎。以下,我們就整理出第95屆奧斯卡的完整得獎名單、得獎現場與預告片,讓這次的盛事結果更一目瞭然:

隨著2023年的奧斯卡金像獎,透過現場攝影師的鏡頭,看看登場的巨星們在「金毯」上的造型,同時感受頒獎典禮現場的歡愉氣氛。

即便曾因此而感到困惑,Sam Smith還是決定忠於自己的初心,在2019年宣布自己為非二元性別者,並致力於為LGBTQ+群體發聲。

Chris Rock甚至引用1994年發生的「辛普森案」來形容,稱這就像受害者Nicole Brown Simpson回到犯罪現場。

日本電影《在車上》繼2008年的《送行者》後拿下94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它在此之前早已獲得坎城、金球、日本電影學院賞等各大獎項肯定,可說是眾望所歸。

他甚至將鍵盤關掉,假裝在彈琴,就這樣過了好幾個月都沒有人發現,甚至還收穫了Thom Yorke的稱讚

Roger Deakins認為,儘管人們必須跟上技術革新的腳步,但就攝影工作的思考而言,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攝影的本質仍是透過光影、構圖與鏡頭運動,來講述關於人的故事。

本文將描述美術團隊,如何運用現有莊園場景,以金碧輝煌、巨大空蕩的宮廷,對比人物生存其中的渺小;並依片中3位女性角色個性,使用床罩、牛仔拼布,打造具現代感的設計風格。攝影部分,更以廣角與「魚眼」鏡頭,以同如《亂世兒女》的燭光,表現扭曲變形、搖曳於黑暗中的弔詭視覺。

被許多影迷譽為年度神片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雖然看似構圖、拍攝手法簡單,但其實背後劇組人員花了不少心力。

從2016年的「奧斯卡好白」到2018年的「Time’s Up」,美國影藝學院近年來因為其性別與種族不平等飽受批評。如今他們為此做出改善,日前美國影藝學院公佈來自59個國家的928位新成員名單中,女性成員從原本的31%變成49%,非白人則從16%提升到38%,而這些新進成員中更不乏我們所熟知的電影演員們。

繼奧斯卡最大黑洞——演員Leonardo DiCaprio終憑電影《神鬼獵人》奪得2016年最佳男主角殊榮後,現呼聲最高的「無獎影后」必非Amy Adams莫屬。但假若撇除演員組別不說,最佳攝影一獎從1994年至今亦醞釀出一名提名13次也不獲評委認同的攝影大師——Roger Deakins。

在2018奧斯卡大贏家《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中,啞女每天用蛋型計時器煮蛋當早餐,甚至將其作為她與魚人的約會美食。可是,為什麼是「蛋」呢?

看看這些角色,不是怪物就是鬼魂,他們或是面目不清或是奇形怪狀,沒錯,道格瓊斯就是那些特殊化妝與特效皮裝之下的扮演者:你沒見過他本人,但你確實見過他。

許多電影明星的名氣雖不如其他娛樂圈的藝人響亮,但時尚品牌通常會押寶在他們身上。只要他們的氣質對上了品牌精神,又持續有不錯的作品產出,那這個人就是所謂的「時尚潛力股」。這次要介紹的,是主演《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年僅23歲的「鮮貨」提摩西·夏勒梅(Timothée Chalamet)。

新科影后Frances McDormand在《意外》所詮釋的母親Mildred,她一直纏繞於頭上的方巾代表什麼意義呢?

《老娘叫譚雅》上映後不僅獲得爛番茄的高分評價,片中的嚴厲老媽Allison Janney更以此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而這部片的成功,也讓24年前震驚體壇的醜聞再次浮上檯面。
友站推薦
-
奧斯卡經歷「巴掌事件」後如何重新聚焦?美國影藝學院新任執行長談明年典禮相關變革
-
《該死的阿修羅》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以獨特敘事探討當代隨機殺人暴力議題
-
涉及多種歧視遭好萊塢群起抵制的金球獎,改革後有望重返電視小螢幕
-
香港晚報:《憂鬱之島》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獲3獎,加場門票1日售罄
-
濱口龍介《在車上》為何廣受全球讚譽?契合「多樣性」的時代潮流,追求帶有現代色彩的「希望」
-
【影評】《明天的世界》:「極_派激進分子」與「純素主義者」拯救世界?
-
【隨點隨看串流+】《樂動心旋律》的奧斯卡封頂之路,將為串流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
「巴掌事件」掩蓋演藝人員功苦,美演藝學院宣布:威爾史密斯10年內不得參加奧斯卡典禮
-
從奧斯卡「巴掌事件」到台灣喜劇圈「K龍事件」,媒體審判與公審文化是否助長網路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