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我們無法出國沒關係,台灣星巴克可是非常熱鬧,幾乎每月都有特色新店開幕,以下,是2020全台必去星巴克前10名:

銀座聚場距離捷運鹽埕埔站走路只要5分鐘。下次行經此處,不妨去走走老商場、坐坐咖啡館,見證一下港都的發展足跡,並感受時光流轉的美好。

若你也想在都會區中找到一處寧靜的角落,下次有機會前往東京時,不妨撥點時間到駒場東大前走走,就算店內客滿也可外帶到附近的公園野餐。

去宜蘭常常是說走就走的小旅行,選一家咖啡廳過上悠閒午後也是個不錯選擇,本回整理了6家值得你進去泡上一段時間的咖啡廳:

威靈頓是紐西蘭擁有最多本地烘培商的城市,即便最大城奧克蘭也沒有它多,稱之為咖啡首都一點也不為過,不同的烘培法,各式的咖啡豆混搭,這就是紐西蘭人每天必備的生活必需品。

今回,介紹3家在東京能夠讓你好好放鬆的獨立小眾咖啡廳,讓想好好放空的你,能夠躲來這裡一陣子。

我總是開玩笑地向外地朋友宣稱「新竹就是台灣的Fika之都」,當然,也偷偷在口袋裡收集了一長串有著各自特色的有趣咖啡廳,依店鋪的個性與風格分門別類,只帶適合的朋友去。

現在的SHOZO COFFEE看起來十分完美,可是在1988年初成立的時候,的確開展得有一點不可思議。

雨後的「174翼騎士驛站」開始起霧,讓人感覺身處在小雲海之中,而在天色漸暗後,沒有光害的夜景也讓人有種置身在銀河星空裡的錯覺,無論何時造訪皆有不同的驚喜。

對LEON來說一個空間裡最重要的就是人,自己對於「權泉」沒有太多的設限,雖然店名是咖啡廳,但希望「咖啡」是一種媒介,將人吸引進來並聚集在一起,因為翻閱自己沒看過的書、沒聽過的音樂進而喜歡上這些獨立創作者的作品。

就趁著涼爽的秋日前往以下推薦的5間愜意咖啡廳,在綠色植栽的環繞下,享受放鬆的午後時光吧

每個城市總會有一兩個區域,當你踏進去的時候彷彿進入一個平行時空,老建築與新思維錯落,不但忙碌的步伐隨即緩慢下來,連空氣中的彩度都變得透明優雅。對我來說,大稻埕就是這樣的存在。作為一個台北最早的商圈發源地,百年之年後我們又躬逢其盛,那些保留下來的古蹟讓迪化街周邊多了一些魔幻寫實的氣味,以及從文化底蘊散發出的從容自信。

不同於台北市其他地區的嘈雜與繁忙,北投悠閒的步調吸引不少人在假日前往散心、休憩,而有著相同舒適氛圍的咖啡廳也因應而生。

我剛搬來曼谷的時候(畢竟當初是個年輕人),每到週末晚上一定換上最時髦蝦趴的行頭往Thong Lo跑,這邊的酒吧、夜店太過密集,一個晚上可以輕易地從一間酒吧跳到另一間酒吧(就是一個Bar Hopping的概念),在這邊認識到不少酒友,可以看到曼谷最紙醉金迷的一面。

台北市區的咖啡館密度之高,可眾多繁中咖啡館圖鑑書籍推測而來,而且咖啡書都只推薦名店,還不算某些咖啡愛好者腦中的口味和外表都很樸實的小店。小小的台北也出了幾位北歐盃的咖啡師,即便如此,到東京還是要逛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