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不習慣使用舊物的人,店家代表東野唯史先生說:「不要被物品本身的功能和設計限制思考,可以試著想想看能不能挪作其他用途。」例如盤子拿來收放飾品,木箱改作為書架,使用方法其實是很自由的。

身為一名戀物者,小亦經常把捨不得販售的東西藏在櫃台,他叫屈的說,「在這裡工作很辛苦,每天都面臨生離死別呢。」

「鳥飛是一個媒合者的角色,先用我們自己的眼睛挑出屬於鳥飛的物件,進而用心中詮釋的模樣觸動顧客的想像。」

正當筆者以為熊谷隆志準備高談屋內裝修風格,是如何受到印地安民族工藝品抑或聖塔非房屋裝飾影響時,只見他緩緩將唱針移到轉動的黑膠唱片上,藍調搖滾樂、90's嘻哈樂、爵士樂開始在空間中交錯,他翹著腳坐在從法國巴黎跳蚤市場淘回的古董毛皮躺椅,寫意地說著——「舒服」,是他對此空間擺設唯一的標準。

溫暖的氣氛與完成度極高的自家製甜點,讓「Café de Lento」吸引了不少來自東京都內的人們,店內從飲料、餐點到器皿的選擇都充滿巧思,只要來過一次就會不由自主成為常客,今回,就讓我們細細品味這家細節滿滿的有趣小店。

這篇文章,是關於空間充滿濃厚禪意的茶行、旅宿、餐廳、生活雜貨、古道具之中,所架構出來的氣味故事。

就如同店鋪的名稱意涵——生命一般 ,elävä I & II透過對生活美感的著重為來訪人們的日常重新注入嶄新生命。

的確,每過一段時間,美好的回憶總會把你帶回這裡,也許拍拍照,也許無聊四處走走,又或是重回到相熟的店家打個招呼。而這次再回到hotel aiaoi住宿,主人小室先生介紹了一家最近半年才於鎌倉出現的古道具店「ARTIQUE 鎌倉」。

作為業界新標竿,CASICA重新定義了選貨店的格局,在深藏不露的複合式空間中涵蓋了咖啡店、選品、古物外,還有錄音室及辦公空間。

在栃木縣的益子町,不少店舖隱身在遠離街道的田野旁,有的是一層高的古老民宅,有的是曾經用作倉庫的古老藏屋,經過這些店主們的重新展示後,每件古物看起來更閃閃生輝。

對樓梯好陡而言,當時代已經過去,留下的是一幢充滿歲月痕跡的建築物,和一段重新開始生活的故事。讓我們想像,如果你走進一個地方,時空會慢慢倒回民國初年,所有那個時代的人事物都還在此安然生活著,會是怎樣的光景?

家具有風格,但生活沒有。可曾想過曾經伴隨於日常的老舊用具,成為了新的選物標準?「平凡物件在歲月流轉後出現新的價值了」。喔,多麼勵志的事!

隨著消費模式的改變,市集的形式也變得越來越豐富,除了讓人們可以在一成不變的消費環境以外有多一點選擇外,更增添了在市集之中尋寶的樂趣。

比起商場中的全新商品,古道具散發著一股見證時間流逝的故事感,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尤其在日本,隨著古道具收藏家的日漸增加,專門販售這些中古貨的選品店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