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探險守則|正式登入新能祭之前,請先詳讀這份遊戲攻略

不同於多數在豔陽下舉辦的搖滾音樂祭,新能祭將在松山菸廠打造一場倉庫派對,不僅祭出藍、紅兩大舞台,也邀請到台灣當代最值得注意的音樂人與藝術家,共同打造這場遊走在虛實交界處的盛宴。
文字整理:古家萱
記憶還停留在昨日的派對。你先是揉揉眼睛,接著活動活動筋骨,一邊想搞清楚自己此刻的位置,一邊思考著自己到底是在什麼時候喝醉、又是在什麼時候掉進了這場奇異的夢境——不,你甚至不太能確定,自己是否真的身處在一場夢境?
環顧四周,在這晃動、模糊、虛實難辨的空間裡,你注意到了那扇門,突兀地立在房間正中央的、紫色的門。好奇心驅使你走得更近,當來到只剩下一個手臂長的距離時,你看見半掩的門縫間滲出了令人目眩的光,還若有似無地傳來撞擊耳膜的低音。帶著強烈的好奇與不確定,你像是要彎身潛進未知的海底那般,深深吸了口氣,推開眼前這道神秘的門。
「玩家您好,歡迎登入新能祭。」

展開冒險前,請先詳讀這份遊戲攻略
即將於3月19、20日登場的「新能祭 SYNERGY FESTIVAL」是一場融合了數位藝術的電子音樂祭,不同於多數在豔陽下舉辦的搖滾音樂祭,新能祭將在松山菸廠打造一場倉庫派對,不僅祭出藍、紅兩大舞台,也邀請到台灣當代最值得注意的音樂人與藝術家,共同打造這場遊走在虛實交界處的盛宴。
#01:藍舞台 BLUE STAGE
由長達9公尺超巨型LED牆鎮壓的「藍舞台」,將由「音樂人、電音製作人、視覺藝術家」組成「新能三角」,在此呈現出氣場強大的音像呈現。你所熟悉的歌與樂曲,將在這展開煥然一新的完美視聽體驗,將懾人內心的刺激與振動,層層疊加為感官衝擊的最大值。
目前公布的陣容由創作歌手阿爆、YELLOW黃宣、春艷、美秀集團狗柏、SOWUT、夢東Mong Tong打頭陣,挑戰以電子舞曲重新詮釋自身作品,同時搭配量身打造的演唱會視覺,在Funktion-One音響系統的加乘之下,呈現出絕無僅有的演出體驗。

#02:紅舞台 RED STAGE
在藍舞台累積滿滿能量之後,歡迎移駕到我們為派對動物們量身打造的「紅舞台」。隨著台上DJ播放的House、Techno、Bass、Dubstep、Hard Drum,以及其他各式電子音樂類型,搭配上VJ投射影像,玩家們可以在絢麗的光影下,自在地跟著音浪一起感受舞池中的低頻共振。
目前確定將登上紅舞台的演出者包括電子聲響創作先鋒HH、將電子音樂與台灣廟宇音樂元素融合的三牲獻藝、FINAL的王牌DJ Ao Wu、左手餵貓右手編曲的Katrina、地下電音邪教首腦Dizparity、光影藝術創作者MaoMaoField、專職影像設計與派對演出、雷射整合編寫的Ludol777等,無論是歌單還是沈浸式的聲光效果,都十分值得玩家親臨體驗。

#03:數位藝術展覽 VIRTUAL ART GALLERY
新能祭的數位藝術展覽,分為線下的實體展覽以及線上虛擬藝廊。受到疫情影響,虛擬藝廊的展示在過往一年的時間中蓬勃發展,無論是3D掃描實體空間、各自搭建的雲端展廳、或是線上放映影展,都為傳統的藝術策展開啟了新的形式。
曾經,網路空間是一個任何想法皆可以在上發表與實驗的地方,也如賽博女性主義在90年代時所提倡的,在網路空間上脫離父權的價值,實踐性別、種族與群體的自由表現。看到WEB2.0所有的網路空間皆是被FAANG(註1)所主導,控制了你該看見廣告,你該注意的產品與訊息,你能夠發佈的內容。
但是同時有一大群人,他們不斷地提供開源工具與資料,且維護開源文化,這一大群人沒有名字,努力讓不斷被私有化的公共資源再次被公共化。


新能祭將此次虛擬藝廊的展示聚焦於網路空間的搭建,這些藝術家運用開源的軟體與工具搭建出獨具創意與概念出眾的空間,邀請觀眾一同探索藝術家所創造的空間,激發彼此對於網路瀏覽路徑的全新體驗。
註1: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 5家美國網路業或科技業巨擘的合稱。
支線任務:Follow The Rabbit
除了享受演出之外,作為一個嶄新的音樂祭概念,我們也設計了一連串的支線任務。
策劃團隊透過LINE bot將虛實整合,在「紅、藍、綠、紫」四色的遊戲任務之中,讓參加者想像在未來的虛擬世界,我們可能扮演各種形體及角色:可能是在元宇宙拓荒的牛仔、可能是踏上解救聖鹿冒險的獵人、甚至是一道抽象的波形,穿梭在音樂祭現場,並搜集座落在虛擬藝廊的線索。
完成任務後得到的獎勵,將可兌換成啤酒及官方周邊商品等,將音樂祭的踩點遊戲升級成更完整的體驗,準備好和朋友們一起組隊闖關,探索新能世界。
為維護遊戲環境,請務必遵守玩家公約
在正式展開冒險之前,容我們再度提醒,即便脫離我們所生活的日常世界,新能祭仍是一個尊重各種性別、擁抱多元文化、強調愛與包容的派對宇宙。在這裡,無論性別、年齡、種族、社會階級、性向或身體與心理的任何狀態,都享有各種做自己的表達方式與權利,也需要被合理且有效地尊重。
從歐美60年代的校園與運動,到現今全世界的舞池,都在致力打造一處讓彼此快樂的安全所在;我們同樣也如此擁抱多元價值,歡迎所有人也無限支持自由,尤其在以音樂、藝術和科技歡慶未來的祭典中,對於歧視、騷擾甚至暴力絕對沒有容忍餘地。
為打造一個無須畏懼他人眼光、讓每個人都能放膽成為自己的世界,也請眾位玩家遵守以上準則,共同建立能容納各種聲音、具有無限可能的遊戲空間。
日期:2022年3月19至20日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一號與四號倉庫
售票資訊:KLOOK
同場加映
- 回到圍牆倒塌前,那自由美好的西柏林——Mark Reeder的奇幻音樂之旅
- 這一切都要從Spin說起:林哲儀談5張90年代電子專輯與搖滾電音〈重生〉
- 用音樂直擊⾃由頹廢的柏林地下史:《我在柏林 - Mark Reeder柏林攝影文件展》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