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也吃冰淇淋:讓甜點成為餐桌上一處風景的幾種器皿與擺放方式

水果百匯一詞源自於法語parfait,也就是「完美」的意思,冰淇淋、當季新鮮水果,層層疊疊在高圓錐形的玻璃容器裡,作為一個「完美」的甜點,可是當之無愧。這4種常見的器皿,是讓餐桌上的甜點變得更美味的理想小幫手:
文字整理:林君玶
本文由《every little d》與《i Channels》合作刊登,
*透過以下連結購買,《every little d》將獲得分潤收益。
據說人類史上最早的甜點,是發源自歐洲,以麵粉、油、與蜂蜜烘焙而成的小圓餅,當時被用來供奉神明,也就是說,甜點原先是神的食物。經過了多年的演化,甜點製作已成為一門結合化學與藝術的創作,至於如何使用器皿搭配來擺放甜點,更是讓甜點看起來更美味的魔法。以下4種常見的器皿,是讓餐桌上的甜點變得更美味的理想小幫手:
#01:蛋糕盤——西式、和式點心

無論是分切的生日蛋糕,還是自己外帶盒裝蛋糕,你都用什麼方式享用呢?
扇形的西式蛋糕,用直徑15-20公分左右的中等尺寸沙拉盤或是蛋糕盤,在盛裝時的視覺平衡最為理想,露出一些盤緣的圖案與色澤、適當的留白,還能在旁邊放上一點鮮奶油、水果擺盤。
如果是抹茶蛋糕捲、手作起司蛋糕、甜甜圈等和風感較重的甜點,也可以用顆粒較大的手燒陶盤或是日式菊盤來盛裝。只要再添上一支大小適中的蛋糕叉,要拍甜點美照,其實不需要特地到咖啡廳。

售價:720元
#02:金屬小盤——和菓子

東方甜點的代表——和菓子,據說起源自栗子的食用,日本最早的加工甜食,是將栗子磨碎曬乾,再和水揉成糰子。而砂糖的使用,則是在江戶時代之後的事了。
江戶時代,城下町與門前町等人潮眾多之地,發展出各式各樣的和菓子,加上京都的的京菓子與江戶的上菓子彼此競爭,讓這門製菓工藝成為日本的食文化之一,而今日我們看到的和菓子,幾乎都是在江戶時代誕生的。
經常與茶道並列的和菓子,在重視儀式感的日本,自然有許多器皿、道具與食用時的細節,像是以木頭削製而成的短籤「黑文字」,還有食用時使用的「懷紙」與各種漆器、金屬製的「干菓子器」。
和菓子的製作,通常會隨著時節而也不同的主題與配色,因此在器皿的使用上,也要以材質的特性來搭配為佳,比如說,金屬製的小盤,給人纖細、高貴卻簡單的感覺,在夏天使用也非常適合,改天若是收到一盒日式點心,千萬別一口就塞進嘴裡。

售價:1,415元
#03:高腳甜點杯——布丁、冰淇淋

1947年,銀座的一家餐廳「銀座ウエスト」推出布丁作為甜點,據說是布丁在日本的首次登場。在充滿濃濃懷舊氣息的昭和喫茶店裡,菜單裡通常會有布丁這道甜點,而在家吃布丁的時候,要如何才能讓布丁看起來更有「氣質」?——使用高腳甜點杯就對了。
與盛裝葡萄酒、香檳使用高腳杯的理由不同,布丁、球狀冰淇淋等「堆狀」的點心,若是以高腳杯盛裝,更顯纖細,而高腳甜點杯上的復古花紋,更能將人一秒帶入日式咖啡廳的氛圍,如是能在旁邊以罐頭櫻桃、鮮奶油等裝飾,看起來絕對比裝在塑膠杯裡的布丁更美味,所謂「眼睛吃冰淇淋」,大概就是這樣吃的吧。

售價:290元
#04:圓錐甜點杯——水果聖代

水果百匯一詞源自於法語parfait,也就是「完美」的意思,冰淇淋、當季新鮮水果、鮮奶油、各式果醬、巧克力醬,層層疊疊在高圓錐形的玻璃容器裡,作為一個「完美」的甜點,可是當之無愧。
而我們常見的水果聖代(sundae),據說是美國人在安息的禮拜日中,覺得比起享用華麗的百匯,只把冰淇淋和醬汁放入圓形容器裡、簡單質樸的聖代更為適合。
不過到現代,百匯與聖代已沒有太大差異,據說在京都有一家著名的聖代專賣店からふね屋,店內150種口味的聖代中,最受歡迎的竟是「炸豬排聖代」。
在家自製豐盛的水果聖代,訣竅只有一個——將所有喜愛的甜食收集好放進去就對了(鹹食也行啦如果你很有實驗精神)。
首先放入幾球冰淇淋、喜歡的當季水果切丁、果凍或茶凍,最上層擠上鮮奶油、淋上喜愛的醬汁後,還可以撒上玉米片、堅果或棉花糖增加口感,除了口味搭配之外,配色也是一門學問。

售價:220元
資料來源
同場加映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