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潮汐決定了一切的生活方式:被時間遺忘的澎湖秘境——南方四島

若想體驗風裡有鹽、血液流的是海水,依潮汐而生的生活,不必遠求,台灣西邊有四座遺世而靜謐的小小島嶼,正靜靜的等待人們前往。
文字:島人。Islander
澎湖南方的小島,是我認識大海的起點。每次回到小島,都單純得像是回了家一趟。海平面以下的珊瑚花園,是最常令人流連忘返的遊樂場,而小島上純樸的漁村生活跟著潮水流動,有高有低、有起有落,永遠都說不盡、聽不完也看不透。
來到南方四島,潮汐決定了一切生活的方式。而本次,我們也挑了幾個散落在四座小島各處的秘密景點,想邀請大家前往被遺落的秘境。
#01:薰衣草森林

南方四島的水下生態相當特殊,而其中,東吉嶼的「薰衣草森林」更是讓人驚豔。
薰衣草森林是一片在水下覆蓋率極高的珊瑚礁,主要由藍紫色的軸孔珊瑚、和綠褐色的桌型軸孔珊瑚組成。在風平浪靜、水下能見度高的日子漂浮在水面上,一邊看著深藏在海下的美景、一邊享受徐徐涼風,是最舒服而自在的時刻。看著珊瑚礁魚類穿梭在色彩繽紛的水下森林之中,不知不覺,夕陽已經落在海平面之上,準備迎接晚霞的降臨。
#02:東西吉廊道

東吉嶼和西吉嶼之間的海域海流湍急,水下礁石林立,當潮汐轉換之時,船隻航行於此,看著水面上不平靜的浪花就能感受到水面下奔騰的暗流。因為海流強又有能夠躲藏的礁岩,東西吉廊道是許多魚類和海洋生物聚集的棲所,也是孕育許多海洋生物的種源庫。
但這條廊道下的風景,一般人是無法輕易目睹的。想探訪東西吉廊道的水下世界,除了潮汐、海流、天候狀況都要剛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熟悉當地潛點的船家和導潛帶領,本身最好也要是有在強勁海流中潛水過的進階潛水員才適合。但或許也因為要如此這般經歷千辛萬苦才能抵達,才讓這個景點更顯神秘。
#03:東吉之狼
東吉嶼東南方,有一處稱為「東吉之狼」的地名,陸上無狼,而是水下住著特別的「狼群」而獲此名。這群神祕的狼群跟著潮汐、流水決定生活作息,當黑潮支流受到潮汐和地形改變而成為一股強勁的水流,便是狼群成群結隊出沒之時。
這些狼,是俗稱「海狼」的梭魚群,成千上萬,個個平均身長約一米,不知道什麼原因牠們喜歡在強流區成群逆流而行。當潛水員遇上這股強流揹著氣瓶在水下抵抗海流只為了一睹狼群風采時,狼群看起來則是一派輕鬆,隨性地擺動尾鰭輕鬆頂流向前,強流對牠們來說或許是種享受。
#04:西吉嶼
西吉村於民國68年集體遷村後就成了無人島,至今已經與世隔絕了40年,島嶼上殘破的咾咕石房屋廢墟被雜草淹沒,就像曾經在島上居住過的島民一樣,隨著時間流逝,島嶼上的故事也逐漸消失。
因西吉嶼登島需申請,所以對於西吉嶼的記憶,仍是從水下開始。老船長載著我們來到以前島嶼居民船隻停泊的西吉南側,因為沒有碼頭,只能跳下海往岸上游。下水之後,水下的玄武岩地形看起來就像一面面交錯的城牆,原來水底下有一座西吉城堡。覆蓋在城堡頂部的,是一整片隨著海流擺動的軟珊瑚花園。這一片花園的居民很有趣,有鉛筆海膽也有饅頭海星,還有住在橘色海葵裡的小丑魚。雖然島上已經人去樓空,但西吉水下世界仍繼續熱鬧著。
#05:鋤頭嶼

南方四島除了四座大島之外,還有許多杳無人煙的小島,鋤頭嶼就是其中之一。
鋤頭嶼是登陸東吉島嶼必經之路上的其中一座小島,因形狀像鋤頭得名。雖然島嶼同樣擁有澎湖壯觀的柱狀玄武岩,岸邊也有壯觀的海蝕洞穴,但島嶼最頂部平坦的大草原卻與東吉相當不同——這裡的草原沒有人為開墾過的菜宅與梯田,只有島上羊群三兩踏踩而過的足跡。
雖然無人居住,每年夏季仍有準時報到的旅客——成群結隊的燕鷗像霸王般成為島主,偶爾登島的人們更像是從外星來的訪客,把島上的動物們嚇得一哄而散,只剩下自己站在仿佛世界盡頭的島嶼與遠處黑白相間的東吉燈塔遙遙對望。
#06:東吉梯田

離開東吉聚落往山上走,便是一整片綠油油的大草原,而草原被羊群佔據,隨意的在草原不受人類驚擾的散著步。在這一片大草原上,除了還看得見當初島嶼繁華、東北季風強勁,需要堆砌咾咕石幫農作擋風俗稱的「菜宅」之外,另一個值得一探的景點就是飛機殘骸了。
這一架神秘的飛機殘骸靜靜躺在東吉嶼荒廢許久的菜宅和梯田之間。1987年,一架從高雄飛往望安的台航班機,距離東吉嶼約十浬上空時,突然發生機械故障,因此緊急迫降在東吉嶼的草地上,所幸人員均平安。損毀的飛機已經被遺棄在島嶼上30多年了,一直到今天,仍被世人遺忘,就像草原周圍曾經風光過,由咾咕石堆砌成的菜宅一樣,已經和島嶼上的草原融為一體了。

若想體驗風裡有鹽、血液流的是海水,依潮汐而生的生活,不必遠求,台灣西邊有四座遺世而靜謐的小小島嶼,正靜靜的等待人們前往。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劉怡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