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西裝領帶的由來嗎?

領帶應該算是最普及化,也最常被使用的西裝配件了。尤其是日本,只要是男人,更是徹底貫徹執行這件事,無論你的職業是金融、保險,階級上至高階主管,下至一般職員,除了假日之外,幾乎每天都需要繫上領帶,西裝筆挺地出門工作,此時,領帶正扮演著你不可或缺的絕佳配件。但,你是否好奇過,幾乎每天都在打的領帶,究竟是怎麼演變至今的呢?
男裝從來就不若女裝那樣多變有趣,主要的服裝如此,配件當然也是。然而,除了穿上西裝出門工作,苦命上班族如你我,似乎也沒有太多的選擇性可言。在台灣懂得妥善使用西裝配件的男人,更是少之又少。
真要說的話,比起紳士帽、口袋巾、領針、袖釦等配件,領帶應該算是最普及化,也最常被使用的西裝配件了。尤其是日本,只要是男人,更是徹底貫徹執行這件事,無論你的職業是金融、保險,階級上至高階主管,下至一般職員,除了假日之外,幾乎每天都需要繫上領帶,西裝筆挺地出門工作,此時,領帶正扮演著你不可或缺的絕佳配件。但,你是否好奇過,幾乎每天都在打的領帶,究竟是怎麼演變至今的呢?

領帶的起源眾說紛紜,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式各樣的傳說吧!
第一個傳說還挺有愛的,是源自於英國辛勤婦女的發明巧思。在中世紀時,常以肉類為主食的英國男子,因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加上進食時並沒有用刀叉的習慣,往往直接徒手抓起肉塊,就放進口中大快朵頤一番,稍有不慎弄髒了嘴巴,就拿衣袖去抹。

辛苦的婦女們,經常要為了清洗這種沾滿食物油垢的衣服而煩惱。於是,她們想出了一個聰明的方法。先是在男人的衣領下方掛上一塊布條,好讓男人用餐時可隨時用來擦拭嘴巴,同時在袖口縫上幾顆小石子,每當男人貪圖方便使用衣袖擦嘴時,就會被小石子刮傷。
於是乎,英國的男人們不但漸漸改掉了以往不文明的進食方式,衣領下的擦嘴布,便順理成章成為了日常衣著的一部份。順道一提,縫在袖口的小石子,則是成為了後來的袖釦。
第二個領帶起源的傳說有點類似第一個,只是換成法國軍中的版本。相傳,拿破崙率領軍隊經過阿爾卑斯山脈進攻義大利時,由於天氣實在酷寒難耐,許多士兵因此而感冒流鼻涕,行軍匆匆之際,不方便使用手帕,兵士們順手用袖口擦拭鼻涕,使得軍容極為不堪。

傳說當時拿破崙看了以後不忍苛責,於是心生一計(接下來的部分,就和英國婦女版極為雷同了)。主帥拿破崙下令,於法國軍隊的衣領下掛一塊布,好讓兵士們可隨時用來擤鼻涕,同時在袖口上縫幾顆小石子,以避免兵士用袖子擦鼻涕,從此軍隊之軍服就有了領巾(帶)以及袖釦。後來隨著時間過去,軍服漸漸演變為西服,因此領帶與袖釦便自然而然被保留了下來。
第三個傳說也和戰爭有關。法國於某次戰役失利後,東歐某國騎兵隊騎著駿馬,昂然進入巴黎,騎兵隊的士兵頸部均圍以鮮豔的絲巾,作為騎兵隊的標記。而愛美的巴黎市民看見以後,覺得好看極了,於是紛紛起而效尤。此後,法國便有了繫領巾的風氣。也有一說是法國戰勝後,騎兵隊凱旋歸國,回到巴黎,領巾影響全國的說法。

除了上述傳說之外,讓我們一同回顧歷史,看看史料內最早記載關於領帶的背景: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巴黎檢閱克羅埃西亞僱傭軍時,僱傭軍官兵的衣領上繫著的布帶,讓路易十四大為驚艷,再加上受到羅馬軍裝穿著形式的影響。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皇家Croat聯軍為了討好國王,逐漸流行蕾絲滾邊的服裝,並在領口處以簡單的繫結作為裝飾。

除了第一個傳說之外,其他傳說與史料均與當時的軍服有關。其實現代流行的服裝,多數都是經由軍裝演變而來,舉凡各種經典大衣外套,無一不是,例如:風衣(Trench Coat)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陸軍進行壕溝戰時所著用的雨衣;雙排釦外套(Pea Coat)是美國海軍自西元1881年便開始著用的冬季制服;近期叱咤街頭風格的MA-1則是美國空軍於西元1955年升空飛行時的標準飛行備配,亦被稱為飛行外套。因此,如果說西裝領帶,是由軍服需求演變而來,我個人還算買單囉。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劉怡廷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