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工作者的生活氣味:專訪台灣攝影師——韓承燁

你看著一個畫面在進行,或聽著一段聲音在嘈雜,於是你想著一些事情,你持續地製造一段又一段情緒,你從沒有停歇地豐富著記憶,而沒有察覺。影像讓我們身臨其境地經歷記憶,音樂則像是用旁觀者的角度觀看記憶,而關於氣味,總是曖昧地、淡淡輕輕地讓記憶被感受著。
假使用小王子裡的大人那種最有效率的方式告訴你們他有過哪些輝煌紀錄其實很簡單:大學時期開始研究攝影和音樂都沒在念書,一畢業(很多人懷疑他怎麼可以畢得了業)就投身創作電影配樂,並在25歲就以《眼淚》這部片的配樂獲提名金馬獎。
之後陸續端出不勝枚舉的重磅作品,《有一天》電影原聲帶、《遠方》攝影集、《強制破壞方法》個展、受邀至日本Art Osaka參展、與法國廠牌InFine合作專輯等,目前instagram粉絲人數52.8K,各來自全球不同國家。而他其實不花心思宣傳自己,人們也沒辦法不看到他,也不令人費解。想一想,這種方式太侮辱一位藝術家了,我想他不在乎這些。

換個方式說:這個人可能是一個作弊機器。我怎麼記得這個世界沒有他照片裡的世界那樣浪漫。他拍一張寫實照片卻不寫出實,需要你自己讀。
攝影師韓承燁,34歲一張老臉,愛音樂,接近沈默寡言,他心裡明白話說多沒用,而且他也不懂說。他的作品跟他的人一樣,惆悵傷忡,溫柔且炙熱,讓人不小心就跌進他的思路,在那裡你聽得到他要說的話,大聲又清晰。
你會好奇,他看到一個畫面,拍出一張照片;聽一些音樂,做一些曲子,這樣感官靈敏,卻不說話,總是習慣自己輸入輸出的人,會用什麼方式感知氣味。
他的住處也是他工作的地方,坪數不大,氣氛卻配置得空曠自在,成堆的書凌亂中自有秩序,你可以看得出來他平時怎麼和自己的寂寞互利共生,也和他那隻讀者們必定熟悉的傲嬌的貓相處。

客廳一個長型工作桌的短邊靠牆處嵌著小格子櫃,見底的SKOG擴香瓶躲著站在角落,斯堪地那維亞森林的香氣悄悄散發,沒看到它就聞不到它。
「這好像快揮發完了?」
「還可以用一段時間。」
「用完了怎麼辦?」
「再補。」
「買一樣的?」
「買一樣的。」
「不換個味道?」
「不換。」
他習慣用擴香,味道不太濃,就懶懶地放著讓它自己香,他喜歡生活中維持一些控制變因,我猜的,讓他騰發的創作靈感成為唯一的操作變因。
- 以晨霧、雲杉、松針、林地、鈴蘭、麝香、皮革等氣味為基底的「SKOG」
韓承燁3歲以前住在鄉下,山上常常燒稻草,滿山谷的稻草味瀰漫了那3年,小時候的事誰記得清楚,但那氣味影響了他之後的30年,木質調的香氣總讓念舊的他回到家鄉。
他告訴我,一張照片會帶我們直接回到那個時間點,而嗅覺則在記憶更底層,內化程度無法用具象的方式形容出來,感覺像是更長的時間單位。也許操場下雨的味道會帶你回到國小那6年,但每個人的那6年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或是,媽媽的體味。你會知道有一段時歲記憶在裡面。
他感知氣味的方式、做音樂或拍照的邏輯,與他的生活狀態,處事接物如出一徹。就像在用直覺或本能創作,過程中,被時間推著,也被情緒擠壓著,往往是成品出來之後才感受到當時情緒的醞釀。我問他是不是偷偷在享受這種暴力,他說他不知道,也說不上來。

「你覺得氣味能被拍下來嗎?」
「用氛圍感製造聯想,溫度夠氣味就濃。」
我其實已經快要聽不到他說話的聲音了。
「再喝一點嗎?」他轉開瓶蓋問,我把空杯推向他面前。
「謝謝。你覺得你可以拍出氣味,讓看照片的人實在地嗅到嗎?」
「不客氣。我不會去想別人,重要的是先說服自己。」
他說了這句頓時讓我覺得自己智商很低。
貓咪懶懶地晃了過去,他也把自己的酒杯斟滿但不喝,之後我跟他一起安靜很久。

那一年他帶著愛人旅行,前往溫泉的途上,他們步進林中,躺在雪裡,留下了這個畫面。你嗅到什麼氣味?我聞到森林的露氣,同時間陽光落在高聳樹林的間隙,帶出較高海拔的低溫氣息,又乾又濕。對韓承燁來說,他聞到雪的味道、溫泉的礦物、燒柴的煙氣,以及森林中那股總能帶他回到三歲時的稻草味。然而那裡沒人在燒稻草,雪其實也沒有味道。
在韓承燁2012年的攝影集《遠方》裡,你會看到一些女孩,畫面散發著寧靜的情與慾,像是他拍下那張照片的當下,不是在拍愛人,而是沒有執著地為愛人留下曾經。

氣味與情慾、或者說是性吸引力之間的顯著關聯已不是第一天被拿來比較研究:人類的白血球組織抗原多樣化越大,越有彈性分辨對抗潛在病原,女性普遍擁有較敏銳的能力用男人體味無意識地判別與自己一定程度互補的抗體,而孕育出免疫系統更健全的後代。
這個容易被忽略的第五感官有多項例子可以告訴我們氣味在人類演化,或是行為能力有指標性的影響,而負責處理嗅覺的大腦邊緣系統, 也同時運作人類記憶與情緒的部分。你偏好的氣味,也許能從過去的經驗推演而來,也可能是最根柢的生物本能。
在春天裡我們畢竟都是動物而已。——海明威,《戰地鐘聲》
韓承燁說自己不是容易被其他人身上的後天香氣影響的人,雖說不同的味道還是會帶人進入不同的狀態,應該說他的挑惕是隨遇而安的。他反而認為在一天中不同的時間點,如果適時轉換氣味,更能帶深氣氛。他拿出一罐薰香粉,淺淺地說這個很適合朋友來聊天的時候點綴,尤其是深夜。
「你應該不擦香水。」
「我有一瓶。」
「真的?什麼時候會用?」
「看場合。」
「像是......?」
「像是我想吸引女生的時候。」
有趣的是,COMME DES GARCON與MONOCLE聯乘的「Scent Three: Sugi」這瓶香水他不是一個人的時候挑的。
他肯定明白那些女孩的氣味是怎麼吸引了他,他又需要怎麼吸引她們,但不曉得為什麼他的影像裡少了關於愛情的破壞性,依然是靜靜的。
噴香水是本著生物繁殖之目的,沒辦法養盆栽是因為沒心思澆水,韓承燁好像很久以前就誠實地卸下世俗包袱,然後認識了本質這件事。
因此反映出他的感官表達與接收總是隱晦且直接誠實,而他的作品才會有這股像是不演出結尾的電影的魅力,冷冽但溫沉地觸動人心,如同氣味那種曖昧的滲透力。你可以從他想要說的話,不論是音樂還是照片,尋蹤到隨遇而安,關於曾經以及愛的影跡,參差深深淺淺的層次。他不出聲,卻是個實實在在的說故事的人。

一個下午不知覺過去,天暗了下來,貓咪又懶懶地在周圍晃著,繞了客廳一圈之後爬上應該是他平常習慣思考人生的位置,再半瞇著環視一周,趴妥等人寵。他順從地撫著貓咪的背毛,玩了好一陣子。回想當時,我好像聞到一點薰香粉的艾草味飄在巷弄裡,霧氣很厚重,我往巷子裡走,盡頭是成堆的稻草,貓咪躺在稻草堆上。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劉怡廷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