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他裡找到塑膠西瓜都不奇怪:落日飛車鼓手尊龍的育兒日常

尊龍覺得有了孩子之後改變最大就是——到處都是玩具。「你可以在衣櫃的深處找到一片塑膠西瓜,或是當拿起木吉他要彈的時候,裏面有卡啦卡啦的聲音,原來裝了樂高......。總之就到~~處都是玩具,滿地都是!」
場地提供|沐鴉咖啡
我們在拜訪過拍謝少年的貝斯手薑薑之後,請到了本次專題的第二位苦主——落日飛車鼓手尊龍。尊龍的兒子小龍包,即將在初夏時節中度過三歲生日,目前是個外星語說個不停、不折不扣的雙子男。
書寫這篇稿子的同時,落日飛車正在加州參加橫跨兩個週末的Coachella音樂祭,意思是說,這時的尊龍不在孩子身邊,不過他在舞台上,演唱了為兒子所寫的歌〈Jellyfish〉。
常聽到爸爸對於孩子出生的實感,總是來得比媽媽慢一拍的說法,尊龍對此表示,孩子剛出生他的第一個反應是——傻眼,不是壞的那種傻眼,而是整個人都呆掉了。在產房裡準備要拍照的時候,尊龍還被護理師「喚醒」問爸爸到底有沒有要拍照,「不曉得是不是被小孩出生的瞬間嚇到了,不過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感動,我還掉了幾滴眼淚。」
而問起太太在成為媽媽之後的改變,尊龍笑著說,孩子的媽媽是個很酷的DJ,原本對追劇看電視這些事情完全沒興趣,不過在當媽媽之後,可能是因為包容度提高,也或許是照顧孩子真的累了,需要一些純娛樂,所以開始看韓劇,「而且什麼都看!」尊龍坦言,孩子出生後,不止太太變得柔軟,自己似乎也有類似的變化,對事物的好惡變得不那麼明顯了。
很幸運的,尊龍的兒子並沒有像其他孩子的「睡過夜」問題,龍包在兩個月大的時候就能自己睡覺,不過一早七、八點就起床的晨型作息,卻也讓尊龍花了好大的力氣來適應,不能繼續在半夜工作的習慣,也要將工作的腦袋搬到白天來運作。
不過比起這些,尊龍覺得有了孩子之後改變最大就是——到處都是玩具。「你可以在衣櫃的深處找到一片塑膠西瓜,或是當拿起木吉他要彈的時候,裏面有卡啦卡啦的聲音,原來裝了樂高......。總之就到~~處都是玩具,滿地都是!」尊龍說,一開始還想要好好教孩子收玩具,規定要收進遊戲室等等的,「不過後來已經放棄,而這也是我當爸爸後學到的事——讓他去吧。」

給孩子聽什麼音樂才好——什麼都聽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許多爸媽會根據自己的品味,或者是延續胎教給孩子聽不同風格的音樂,而身為音樂人的尊龍不只是給孩子聽歡樂的音樂,「我當時也給他聽些悲傷的音樂,或是Ambient類型的曲子,因為我相信剛出生的孩子雖然視力不太好,對世界的感知也還很模糊,不過他們的感覺應該很強烈,所以我會試著去揣摩孩子的感覺,放各種情緒的音樂給他聽。」尊龍說,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臉很臭,可能還不想被生出來,「所以我一直安慰他。」
而就像拍謝少年薑薑遇到的狀況,身為音樂人爸爸,免不了要陪著孩子聽各式各樣的兒歌,而且是無限loop的聽法,一不小心,就拿出音樂人的標準來看這些音樂。「其實有許多兒歌都非常厲害,就拿〈小星星〉來說好了,後來還被莫札特拿來創作。而且有許多兒歌也是從古典樂而來,其實旋律都非常經典,而你可以從不同的版本裡聽到他怎麼變奏。」尊龍解釋說「小朋友其實對旋律非常敏感,就算給他聽個天差地遠的版本,他都能聽出是同一首。」
而對於〈Baby Shark〉這樣兒童國歌的看法,尊龍說,其實這就像是大人的派對音樂一樣,「我們有時候也對某一些音樂上癮,如果出去走跳的時候聽到,也會覺得好想一聽再聽。如果這樣想,就不覺得有什麼了,那都是屬於人類的一部分。」
不過,尊龍覺得,要創作一首兒歌其實相當不容易,不只要能表現單純的快樂之外,還要能朗朗上口,「之前曾經想試著做兒歌,發現必須要把自己整理到非常乾淨才做得出來。」不過若是寫給兒子的歌,尊龍倒是寫了那首經常在台上唱的〈Jellyfish〉,「雖然我不太常在台上解釋這是為了兒子而做的歌,不過國國經常幫我解釋。」尊龍笑著說。

到底是誰在陪誰玩
因為落日飛車經常出國巡迴,工作時間不固定,孩子也沒有請保姆幫忙照顧,所以尊龍練就了「切換保姆模式」的能力,只要是在台灣的時間裡,他都能隨時切換,為什麼要切換成保姆模式?「因為不可能一邊工作一邊帶小孩,這個方式我也試過,最後的結果就是什麼也做不成,所以要當保姆的話,就要專心當。」
身為鼓手的尊龍,在家經常需要用打點板練習,孩子似乎以為這個敲敲打打、會發出聲音的動作是一種遊戲,於是練習打點的時間,就成了尊龍與兒子的專屬遊戲時間。
即將要上幼兒園的龍包,據說最近最愛的遊戲是用大大小小的玩具工作車,演練各種車禍和失火現場。尊龍必須要非常專心且投入地一起不斷重複警車、消防車出動的遊戲,「像是這裡有車卡住、那裡需要救援啊,都要很認真陪他玩,不然他會很失望。」
而陪孩子畫畫這件事,其實對尊龍有相當大的啟發,在他加入樂團之前,曾經有一段時間在作畫,「當時想著開始打鼓就不碰畫筆,以為這兩者會有衝突,但是在跟兒子一起畫畫以後,發現根本不需要想的如此複雜。」現在尊龍不但會抽空陪孩子畫畫,也一直從畫中感覺到更多來自孩子的純粹。
雖然三歲孩子的體力驚人,不過切換成保姆模式的尊龍也不是省油的燈,他曾陪小孩玩了4小時的樂高,為了把一間冰淇淋店蓋好,還特地去買更多零件回來裝,最後反而是孩子先玩膩了,變成孩子在陪他玩。

學會了什麼是「時間」
龍包似乎對尊龍的工作很有興趣,除了亂入打點板練習之外,有時還會拿著效果器的包包,對尊龍說:「爸爸走吧,可以去做歌了。」尊龍笑說,其實小孩應該不知道這些事的實際意義。
倒是經常需要出遠門工作這件事,尊龍用了很實際的方式讓小孩理解。「我會去買月曆、日曆,甚至地圖,然後跟他說這個時間我在這裡,然後那個時間回來,之類的。」或許龍包似懂非懂,不過每次尊龍從房間拿出行李準備出國巡迴的時候,孩子都會把行李藏起來,表達自己不喜歡爸爸出門。「不過後來發現,越來越捨不得的,都是我自己,反而是孩子好像很快就習慣了。」尊龍有點無奈的說。
這次到Coachella演出,後面還有一些行程,大概會離開三週左右,不過這並不是離家最久的一次,「在他很小的時候離開過三個月,回來的時候,他給了我一個很開心的笑容。」尊龍說,那是他以為在電影裡才看得到的場景。
而除了聽〈Jellyfish〉之外,尊龍也與我們分享了他的歌單,分為白天與夜晚。無論你是喜歡飛車的讀者,或是想幫孩子找好聽音樂的爸爸媽媽,都請收下這些精選收藏: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核稿編輯:古家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