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兒童遊具還是藝術作品?大師們為孩子們設計的5個「日本名建築」

「建築就是一個巨大的遊具,養育孩子們的道具。」除了位於大阪的「童書之森中之島」,以及在橫濱開幕的UNIQLO PARK,日本還有好幾處由建築師或是藝術家,專為小朋友設計的裝置或空間。
2020年完工,位於大阪的「童書之森中之島」,是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贈付給小朋友們的大禮物,隨後也分別在岩手遠野、神戶設立了這樣的兒童圖書館。同一年,在橫濱開幕的UNIQLO PARK,更是建築師藤本壯介與平面設計師佐藤可士和一起為孩子們所設計的空間。
遊走這些空間的時後,看著孩子們開心的嬉鬧,天真無邪的樣子實在療癒人心。而其實在日本,還有好幾處由建築師或是藝術家,專為小朋友設計的裝置或空間,不過於幼稚但仍保有童趣、有時候還充滿了想像力與創造力,讓孩子們在遊戲的時候可以同時培養美學,更讓陪伴的大人們能一同享受,與孩子們一起回到童年。
#01:箱根雕刻之森美術館 網之森

日本溫泉勝地箱根有著好幾座美術館,其中「箱根雕刻之森美術館」園區內,一座由建築師手塚貴晴與手塚由比設計的小建築,就佇立在園區的草原中。他們利用大塊集層木材,堆疊起一座木造圓頂形建築物,而這座建築物裡,則掛著造型作家崛內紀子所編織的彩色作品「おくりもの:未知のポケット2」(贈物:未知的口袋2)。「網之森」是這兩個作品的名稱,也是雕刻之森美術館裡,最受孩子與家長們歡迎的其中之一。
箱根雕刻之森美術館在1969年開館,可以說是日本最初的野外美術館,敷地面積約有七萬平方公尺,幾座建築物散落著,草原上更點綴著好幾處野外雕刻作品,光是美術館園區就相當孩子們奔跑嬉戲。而「網之森」則是為了慶祝美術館40週年的紀念,在2009年建起,從那一年開始,每一年的夏天都陪伴著到這裡遊玩的小朋友們,共創出美好的回憶。

巨大的彩色網子不規則地懸掛垂釣,開著幾個小洞、垂著幾顆球,讓孩子們在上面穿梭、攀爬、嬉戲,不但刺激孩子們的視覺感官,也讓他們全身四肢並用。遊戲其中,鮮豔卻和諧的顏色與特殊的編織方式,與其說是孩子們的遊具,更不如說是一大件藝術作品。
藝術家崛內紀子本就擅長製作這樣的編織作品,而這件創作不但是他的代表作,更拿到了2010年的兒童環境學會賞與2013年的兒童設計賞。作品一旁被手塚建築研究所設計的空間包圍著,建築師像是堆疊營火木材一般的搭起空間,保護著這件作品,也保護著遊戲其中的孩子們。

雖然大網子只有孩子們可以遊戲攀爬,但許多家長們依舊穿梭其中,默默在一旁陪玩、守護,而我在這樣的空間裡繞呀繞,也似乎被孩子們的歡笑聲感染,連心情都明亮了起來。
#02:東京國際兒童圖書館
在離東京上野公園博物館區的不遠處,有著由建築師安藤忠雄所設計的「國際兒童圖書館」。國際兒童圖書館由「紅磚棟」及於2015年完工的「弧形棟」構成,是一座舊建築再利用的兒童建築物。紅磚棟是於明治39年(1906)完工的帝國圖書館所改修,在昭和4年(1929)再度擴建過一次,在2015年時又再度重新整理。
擔任紅磚棟改修設計的主要建築師安藤忠雄,不刻意仿舊,反而是利用現代的建築材料與簡練的現代風格來規劃圖書館。他在原有建築物後方裝上玻璃盒子,光透過玻璃的照在歷史建物上,歲月的痕跡與現代空間的衝突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這些由玻璃盒子構成的廊道連結的舊時空間,是孩子們的圖書世界,不僅藏有超過10000冊的兒童書籍,還保留著精雕細琢的藝廊空間,很適合爸媽帶著孩子們,一起穿梭在歷史與現代交會的玻璃廊道空間裡,再一起徜徉於書海之中。
2015年全新完工的「弧形棟」,則以大面玻璃帷幕帶來透明性與開放感,由溫潤弧形曲線描繪出的弓形建築物包圍著中庭。內部空間除了研修室與資料室、書庫等等機能性的空間以外,二樓的圖書空間裡還擺著許多與兒童圖書研究的相關書籍,可以輕鬆在這舒服的空間裡閱讀或是查找資訊。
來訪國際兒童圖書館時,我經過了意旁的上野公園。看著公園裡一字排開的櫻花樹等著春天到來、廣場上舉辦著市集、聚集作畫的爺爺奶奶們與在水池旁奔跑嬉鬧的孩子,無論是自然環境或是人文建築,位於上野的國際兒童圖書館一帶,都很適合爸媽帶著孩子們一同遊樂。
#03:藤幼稚園

位於東京立川的「藤幼稚園」是由建築師手塚貴晴和手塚由比,以「建築就是一個巨大的遊具,養育孩子們的道具」為概念設計的幼稚園。
外周183公尺長的橢圓形幼稚園,是一個沒有所謂「盡頭」的回遊空間,像是甜甜圈一樣的中央內凹大中庭,是孩子們在幼兒園裡活動與遊戲的大廣場,建築物內部空間與中庭之間的半戶外空間,有著大出挑的屋簷,就像是日本住宅「緣側」的概念,就算是下雨天也可以在這個半戶外空間嬉戲。

藤幼稚園的室內沒有太多的隔間,分成四個區域的教學空間以家具劃分區塊,整體依舊是一個大房間,同時保留室內外空間的通透性。以玻璃的拉門區隔的室內外空間,在天氣好的時候可以把拉門全部打開,內外空間連成一體,沒有界線,讓孩子們可以自由地穿梭。
藤幼稚園裡我最喜歡的,就是建築物的屋頂了,整個屋頂上都鋪著木棧板,是另一個供給孩子遊戲的大空間,設置了天窗將光線引入室內,還挖了幾個洞給原本就在土地上的大櫸木,洞口拉上安全網,大樹便成了孩子們可以自由攀爬的大遊具。

從連接著中庭的長滑梯溜下,跑進室內再爬上屋頂,這樣的大型回遊空間讓孩子們可以自由自在地遊戲,也快樂開心的學習。而橢圓形建築物旁邊,還有一座約五公尺高的小小建築物,以一棵大樹為中心,螺旋階梯層疊而上,除了是英文教室外,也可以讓孩子們在不同的高度間爬上爬下。
這樣有特色的空間,讓藤幼稚園得到了2008年的日本建築學會賞、2011年Good Design獎等許多獎項,這樣以孩子角度出發,又有著有趣空間的建築物,實在讓人好想再回到幼稚園,與他們一起在這個空間裡面跑跳嬉鬧。

MASH PARK ONAGAWA由日本生活品牌集團MASH Group所主導,2016年開始,作為社會回饋的其中一環,以「給孩子們最燦爛的笑容」為概念,啟動了這個受災地的復興支援計畫「MASH PARK PROJECT」,而計畫的第一個項目「MASH PARK ONAGAWA」,就設在東日本大地震時受到最大災害之一的宮城縣女川町,在2020年的夏天開幕。
他們找來雕刻家高田洋一替這個兒童園地設計了許多可愛的大遊具,以女川的海洋為概念,用海馬、海星或珊瑚等海洋生物的型態作為發想,加上各種鮮豔的色彩,成了可愛的攀爬場、繽紛的大滑梯或是有趣的小隧道,像是「可以玩的藝術作品」一樣,讓孩子們可以放心嬉鬧。這些遊具們就停在宮城縣女川町的海岸邊,替曾經失去了色彩的小鎮,重新找回絢爛的色彩樣貌。

2021年的夏天,探訪了女川一趟,走訪了建築師坂茂的車站,以及站前由建築師東利恵所設計的女川商店街。吃完著名的海鮮丼後慢慢散步到海邊,聽到自然的海聲與開心的歡笑聲,然後就發現了這些美好的畫面,發現了這個色彩繽紛的遊具上,無數的天真無邪地笑容。
春天時一旁的櫻花滿開,夏天時海風徐徐吹進,孩子們在公園裡奔跑追逐,爬上爬下,MASH PARK ONAGAWA重新找回這個城鎮裡人們的笑聲,孩子們的笑容。我們也跟著他們一起曬著炙熱太陽,看著湛藍大海,一起聽著嬉鬧聲,一起在那個夏末的旅行尾聲,留下了最可愛的印象。

#05:OMO7 OSAKA

2022年,日本旅店品牌星野集團,在大阪開幕了一間新的年輕旅店「OMO7大阪」,由組織型設計公司「日本設計」擔任主要建築外觀設計、建築師東利恵擔任室內空間設計、景觀設計師長谷川浩己創作了前方的公園大草坪。
星野虹夕諾雅的御用設計團隊所創造的OMO7大阪,比起高檔肅穆的虹夕諾雅,更多了許多親民有趣的設計。從一樓搭上電扶梯向上,通過不規則狀的OMO GATE後,便是豐富色彩的世界:沒有隔間的五公尺高大房間,中央散佈著幾座島型傢俱,是告示欄、是椅凳或手機充電站、更是Check-in的吧台。繽紛色彩的塊狀沙發點綴在空間中,讓孩子開心的翻滾,牆上還有著日本平面設計公司「粟辻設計」所設計的「Go-KINJO MAP」,介紹附近最道地的私房景點,可愛的圖樣讓地圖生動有趣。

全玻璃的落地窗外,是OMO7大阪引起話題的大庭院,趁著陽光還好的時候,走到外面的草地曬著太陽,二樓的高度剛好與一旁車站月台同高,甚至直接可以與月台上來往的人們揮手打招呼,也是電車迷的大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地方。
回望長方體型的大樓,有著雙層的立面,外層被碎化的白色立面,不但能夠阻擋刺眼的陽光,減少曬在建築物上的熱能,也能分散強風,防止高樓風(註1)的產生,讓在低層部活動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舒適的在大草地上翻滾休憩。


OMO7大阪有七種不同的房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有著上下鋪DANDAN Room以及最多可睡六人的IDOBATA Suite,兩種房間都與我們以往對房間的印象截然不同,房裡的主角不再是床,而是能讓大家聚在一起的桌子,而牆上也有由粟辻設計製作的大阪地圖插畫。雖然不是專為親子設計的旅店,但年輕可愛的氛圍相當受到小朋友的歡迎。
夜晚,大廳深處的酒吧與餐廳點上了一顆顆大小不同的圓燈,反射著玻璃與外頭的都市斑斕,有一種奇幻的感覺。吃過晚餐後到附設的浴場泡泡湯,大庭院裡幾台餐車供應著啤酒跟章魚燒,白色建築立面放著煙火燈光秀,孩子們拿著特製的燈籠跑來跑去的,歡樂的氣氛配著電車哐啷哐啷的聲音,儘管到了晚上,也是個開心熱鬧、適合親子同樂的地方。

註1:高樓風,或稱大樓風切效應,指在大型建築物周圍產生的風,因龐大的建築物阻擋氣流通道,使氣流通過的截面積降低,大樓兩側的風速因而增加,形成「大樓風」,當樓層越高,風切效應就越明顯。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