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可愛而已:用這8本攝影集,看日本攝影家們如何拍下自己的孩子

攝影師拍自己的孩子,看起會是什麼樣子?還會不會保有他們特有的影像風格?他們會用爸媽的角色去拍,還是會用攝影師的角色去拍呢?這次,我們邀請攝影書店moom bookshop推薦了日本攝影師拍攝自己小孩而集結成冊的9本攝影集,看看在這幾位風格迥異的攝影家鏡頭下,他們如何拍下自己的孩子。
家族相簿裡,通常第一張照片會是什麼呢?十張有八張,應該都是胎兒的超音波照片吧?生孩子這件事,比起結婚來說的「家庭感」要深刻許多。從發現懷孕的第一天,到孩子誕生後的每一天,都是以往不曾體會過的生活,而相信所有新手爸媽的相機、手機裡,也都塞滿了記錄這許多「第一次」的照片。
想到這,我也好奇,攝影師拍自己的孩子,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還會不會保有他們特有的影像風格?他們會用爸媽的角色去拍,還是會用攝影師的角色去拍呢?這次,我們邀請攝影書店moom bookshop推薦了日本攝影師拍攝自己小孩而集結成冊的8本攝影集,看看在這幾位風格迥異的攝影家,他們如何透過觀景窗,拍下自己的孩子:
#01:《浅田撮影局 まんねん》——淺田政志

若你有在關注日本攝影師,那麼一定對他的作品不陌生。真人故事曾被改編為電影《淺田家!》,淺田政志在他的第一本攝影集裡,要求爸爸、媽媽、哥哥和他一起coplay各種職業,用幽默詼諧的手法來拍攝家族寫真,從各式各樣的扮裝和令人發噱的家人互動裡,感受到他從攝影中表達出的深厚感情,此書也獲得素有「攝影界芥川獎」的木村伊兵衛賞。
《浅田撮影局 まんねん(萬年)》是淺田政志以兒子朝日君的誕生為契機,開始嘗試以自己的孩子為拍攝對象。他從朝日君與日本各地「緣起之物」的合照開始,進而到各地尋找「看起來吉利」的緣起之人,並請他們抱著小孩拍照,最後移動到各個「緣起之地」進行拍攝。
這本攝影集從寶寶剛出生一直記錄到三歲,充滿了許多有趣的瞬間,除了能看到孩子的成長、日本各地的慶典氛圍,同時還是一本充滿幽默感的肖像攝影集。看完這本攝影書,你會不會也想來試試淺田政志的手法,帶著相機和寶寶出門和親友見面,拍下寶寶在每個人手裡的樣子呢?


#02:《As it is 》——川內倫子

川內倫子善於捕捉光影中、日常裡的細膩瞬間,從一片夏日裡的西瓜、仙女棒燃盡時最後的火花,或是孩子誕生後窗外湛藍的天空,那些平凡無奇的日常,都透過他的鏡頭化成獨特的語彙,而他每一本攝影集,都像是將這些生活裡的細微切片累積起來,描繪著人生裡的各種瞬間。
「預產期比預定提前了4天。一種發自內裏的衝擊,自己彷彿成了一個鐘般地,全身迴盪著揮之不去的餘音。 」書中記錄著一段這樣的文字。《As it is 》是川內倫子用相機,寫下女兒誕生之後3年內的日常與家庭故事。
剛出生寶寶小小的手、學走路的第一步,還有在陽光下奔跑時飛起的細細髮絲,在這本攝影集裡,川內倫子以他擅長的風格拍下孩子的成長,卻也能看出比起以往他的作品,更多了一點溫度。我在懷孕6個月時,某次散步到moom bookshop看書,立刻就被川內倫子這本攝影集深深吸引,買回家每天翻啊翻的,當時想著寶寶出生時,也要拿著相機帶寶寶出門,記錄每一個瞬間,不過後來發現,要專心拍照又要照看寶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03:《そんなふう》——川內倫子

《そんなふう》不光是一本攝影集,更是一位攝影師以文字與影像,記錄了自己從懷孕到孩子離乳這段時間的心境,「以放棄個體作為代價,一直以來的孤獨感逐漸消退並瀰漫著淡淡的幸福感。我感覺到自己正用一種看不見、如同防護罩的東西守護著自己和孩子。保護是我的首要任務,拍照是次要的,這是自開始攝影以來第一次發生這種狀況。」川內倫子在書中這樣寫著。
從攝影師的身份變成一位母親,除了對世界的感知產生變化,對自己的身體也有不同的感覺。而作為一個母親,視線是不會離開孩子的,這或許對時常用視覺來工作的攝影師來說,也有更深刻的體會。一篇篇記錄家族日常的短文之間,那些隨手拍下的日常影像,與其說是攝影作品,更像是輔助文字的插圖,這種表達自己意念與想法的方式,或許對他自己來說,就像生孩子這件事一樣,都是第一次。
若你為川內倫子眼中的世界深深著迷,那或許你也可以從這書的隻字片語,重新認識這位為人母的攝影師。

#04:《My Husband》——潮田登久子

當一對夫妻都是攝影師,那麼他們會不會爭相推出以自己孩子為拍攝主題的攝影集呢?透過媽媽的視角和爸爸的視角看的寶寶,又會有什麼不同?
潮田登久子和島尾伸三就是一對攝影師夫妻,在島尾伸三推出了以女兒為主題的攝影集《まほちゃん》之後,潮田登久子將自己拍攝家庭風景的一系列黑白照片集結成冊,並將攝影集取名為《マイハズバンド》(My Husband),不過,書中比起丈夫島尾伸三的身影,更多的是女兒まほちゃん與東京西式老宅裡的生活片段。
1940年出生的潮田,最著名的作品集是「將書籍作為合法藝術品拍攝」的《Bibliotecha》(本の景色),另外他的《ICE BOX》(冷藏庫)系列也非常有趣,他用鏡頭收集了各種家庭冰箱的內容。而《マイハズバンド》是潮田從女兒出生的1978年開始拍攝,收錄往後5年間的照片,第一冊是6x6正方形格式的照片,與第二冊的35mm快照,共同構築出家庭生活的樣貌。


#05:《まほちゃん》——島尾伸三

這本就是前面提到的、由爸爸島尾伸三拍下的《まほちゃん》(Maho Chan),書中的小女孩Maho其實就是日本插畫家島尾真帆。
《まほちゃん》是以「爸爸眼中的女兒」為拍攝主體,不過,他記錄的不只是可愛而已,從在床上滾啊滾、用瘋狂的方式刷牙、玩玩具等充滿想像力的瞬間,都是足以讓每一位讀者開始回憶自己童年生活的獨特生活視角。
這本攝影集收錄了島尾伸三、潮田登久子與島尾真帆三人撰寫的後記,而長大成人的島尾真帆也在後記中表示:「有時候我為自己已長大的事實感到有些遺憾。如果我沒有長大,我們家可能依然維持著一個小家庭的模樣吧。」


#06:《写真集》——幡野広志

《写真集》是幡野広志的首本攝影集,也是他攝影生涯的作品集,收錄了三個系列的代表作品:獲得「Nikon Juna21」大獎的〈海上遺跡〉、將獵槍化為相機,記錄以往獵人工作的〈いただきます、ごちそうさま。〉,以及在罹患血癌後以兒子為題拍下的〈優しい写真〉。
1983年出生的日本攝影師幡野広志,在他的官方推特的自我介紹是「攝影家、原狩獵者、血癌患者」。2017年被診斷出罹患癌症並告知只剩幾年的生命,那時他正面臨事業起步、孩子剛出生不久的時期,突如其來的病痛,以及無法陪伴孩子長大的事實,讓他重新思考人生的重心與生命的消逝等課題。
在患病後,他一面接受治療,一面將生活重心放在文字創作和陪伴兒子「優」上,並思考自己到底還能孩子留下什麼,他表示,想要留給兒子的並非金錢,而是讓他長大之後依然受用的話語,他寫給兒子的信,都整理在《離開前,我想跟你說……》這本書中。
而在《写真集》的〈優しい写真〉裡,則是他記錄了兒子出生至今的樣子,「現在的我努力地活著、不斷地拍照,只是想傳遞我對兒子這份無盡的愛,就只是這樣而已。」


#07:《ケンカじょうとういつでもそばに》——ソノダノア

東京出生、居住於熊本攝影師的ソノダノア(Noa Sonoda)在她的官網上如此自我介紹:「我的照片處於日常生活現實和幻想感之間的某個地方。」除了拍照之外,她也喜歡製書,目前推出了《点》、《Usual Phantasy》2本zine,善用底片記錄生活,愛用相機為「只要按下就能拍照,各式各樣的底片相機」。經常在Instagram上發表攝影作品。
攝影集《ケンカじょうとういつでもそばに》是她記錄了11歲女兒的生活,她從女兒Mokuren年幼時就開始拍攝她,用來「凍結」她與女兒相處的時刻。而書中的這些色彩鮮豔的有趣照片,不止捕捉了單親母親的日常現實,還有與11歲女兒Mokuren一起玩樂、想像的冒險。翻完這本書,你不只會愛上即將步入青春期、可愛又迷人、有點時尚的Mokuren,還會愛上躲在鏡頭後面的這位媽媽。
ソノダノア在某次受訪中說:「我覺得自己像《魔鬼終結者》裡的莎拉・康納。一個人的時候的我,只是一個軟弱的人,但作為一個母親,我可以完全是另一個人,所有的力量在某些時刻都會自動湧出。身為母親,讓我感覺到女兒的生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在成為母親之前,我從未有過這種感覺——有趣的是,我可能再也不會遇到讓我有這種感覺的人。」


#08:《点子》——花代、沢渡朔

《点子》是一本由兩位攝影師合作出版的攝影書。記錄日英混血女兒Tenko自出生以來的生活片段,前半部的是由母親花代所拍攝。而《点子》的後半部,是由Tenko最喜歡的攝影師沢渡朔,從她15歲起開始拍攝。
沢渡朔的代表作《少女アリス(少女愛麗絲, 1973)》曾是Tenko最愛的攝影集,曾經在強褓中的女嬰,後來也長成了那個神秘的愛麗絲,Tenko在與沢渡朔密集合作之下,後來也成為沢渡朔重要的攝影夥伴與模特兒。母親花代則是1970年生於東京都,目前以攝影家、日本藝妓、音樂人、模特兒等多重身分,在東京和柏林從事藝術活動,發表的作品多為自身日常生活的剪影和拼貼,色彩奇幻,並搭配音樂和立體裝置呈現。
一頁一頁翻著這本厚達368頁的精裝攝影書,讓人彷彿陪著Tenko一路長大一般,前面跟著攝影師母親的親密視角,看著這個小女孩的生活點滴;而後面一半又彷彿是小女孩逐漸長大,離開了媽媽的視線,進入了另一個展現自己的世界,彷彿是一個成人禮。若你視女兒為「前世的情人」,或許來翻翻這本攝影書,能事先預習一下女兒長大成人的感覺。


若你想進一步了解以上的攝影書,無論是想要試閱或是購買,都不妨到moom bookshop為這篇文章特地開設的「書架」走走逛逛。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 用微細的肢體語言訴說個體的獨特:「少女寫真大師」橫浪修推出全新攝影集
- 是兒童遊具還是藝術作品?大師們為孩子們設計的5個「日本名建築」
- 30年後,封面上那位裸體嬰兒以「兒童性剝削」的罪名將Nirvana告上了法庭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