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在最好的時間進入Studio 9,真會有種來到柏林夜店的錯覺

Studio 9

在最好的時間進入Studio 9,真會有種來到柏林夜店的錯覺

Photo Credit:TJ Ting

每當多喝了一點酒,我就會和對的朋友如NPC般說出以下歷史:「曾經是台北地下電音主要集散地的Korner改名後,原本的客人散向四個地方——花博的23 Music Room、仁愛復興一側的Final、信義路四段的Pawnshop,以及西門町的Studio 9。」但也是到最近,才發現聽說過Studio 9的人,比想像中少得好多。在西門町六號出口對面、真善美戲院頂樓的Studio 9,不僅有著能看到天光的露天空間,還有能讓你有辦法看到天光的營業時間。在最好的時間進入這裡,還真會有來到柏林夜店的錯覺:

每當多喝了一點酒,我就會和對的朋友如NPC般說出以下歷史:「曾經是台北地下電音主要集散地的Korner改名後,原本的客人散向四個地方——花博的23 Music Room、仁愛復興一側的Final、信義路四段的Pawnshop,以及西門町的Studio 9。」

但也是到最近,才發現聽說過Studio 9的人,比想像中少得好多。

其實,Studio 9背後團隊就是之前在忠泰博物館旁地下室的B1經營者,也是「Bass Kitchen」派對發起者,在B1關閉後,團隊經過一陣遊牧以及後來的疫情襲擊,最後選上這個位在西門町六號出口對面、真善美戲院頂樓的貴寶地。

就算是信義區,也沒幾個能看到天光的露天空間

(封面)DSCF5775(cover).jpg

Photo Credit:TJ Ting

從物理上看,Studio 9最吸引人的地方應該是那個天臺——在台北,就算是信義區也沒幾個這種可以看到天光的露天空間——以及讓你有辦法看到天光的營業時間。

但我覺得真正讓它特別的,其實是開放的靈魂以及多元又獨特的客群。

在最好的時間進入Studio 9,真會有來到柏林夜店的錯覺,人們穿著Futuristic(未來主義)的服飾,在漫著輕煙(不是菸)的拍點和雷射光間舞動,或再更多一點。主辦單位一向鼓勵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快樂做自己。

(圖三)DSCF5718.jpg

Photo Credit:TJ Ting

Studio 9有很多固定活動,像是以浩室音樂為主的「Break the Wall」,或是同志派對「Candyland」,有時候甚至有「No Sleep In The City」這樣的大型活動。除了原本頂樓的一大一小廳外,連八樓舞台燈光不輸信義區夜店的空間「Westar」一起包下,DJ們也接續放歌到早上10點。

不過不論活動頁面介紹多麼華麗或縹緲,我去Studio 9多半不會先看當天放什麼音樂。會去,有時候就是突然想到,或是剛從紅樓走出來,朋友傳了一則訊息說「我們在Studio 9要不要來」,只要出了電梯門就能迎來襲面音浪,再次想起時間的存在已經快要清晨6點,舞池仍熙熙攘攘。

有人問「要不要去Studio 9」,然後我們就到了

(圖二)DSCF5728.jpg

Photo Credit:TJ Ting

雖然2021年試營運後就偶爾會去,但真正愛上Studio 9,其實是最近。印象最深一次,是在圓山花博喝到兩點多,法國朋友問:「要不要去Studio 9」,接著一群人各自跳上YouBike浩浩蕩蕩騎到西門。

現在想想路程應該蠻遙遠,但在暗夜街光微風涼之中,竟沒什麼感覺就到了。另外提醒,依照現行法規,騎腳踏車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者,要罰1200元到2400元。

(備用一)DSCF5754.jpg

Photo Credit:TJ Ting

那天我們喝調酒追shot,請吧檯後的店員幫我們合照,在高頻間對著藏在深處的bass拍子搖晃,時不時漫步到那能飽覽中華路外的天際線的露台,從雲層中拆解快要透出的日光,直到天要全亮時,再搖頭晃腦的用Google Maps查找最近早餐店。

記得那一天去到懷寧街角的美好美,不鏽鋼桌和裝蘿蔔糕紙盒子對面就是土地銀行的希臘式建築,口味不差但也沒特別出色,但對喝完酒的人來說並不重要。

另外補充,如果你跳一半就餓了,台灣鹽酥雞西門直營店只離Studio 9走路兩分鐘,開到凌晨4點,還可以坐在現場吃。

喝酒,吹風,看台北的日出

(圖一)DSCF5734.jpg

Photo Credit:TJ Ting

我永遠記得,某位DJ在Revolver放歌時,講了一句很過分但至今想到還是會微微笑的話:「我們今天就是比較窮才會在這邊,有辦法的都去FrankOmni了。」

當然這樣區分粗暴又不精確,但台北夜生活,確實常若有似無的切割成不同階層,去ATT的、去Pipe的、去安和路的,好像真都背負了一些約定俗成的樣貌,但Studio 9在這之間抓到了一個甜蜜點,他們客群有地下電音愛好者、有B1時代至今的外國客,也有只想要喝調酒吹著風看台北日出的人。

(備用二)DSCF5773.jpg

Photo Credit:TJ Ting

當探索夜晚的衝動到了一個極致,有沒有票口是另一回事,我們搭捷運搭Uber騎YouBike來,藉著上一攤酒意或是附近便利商店的臨時補給,循著聲音走,在黑暗中卻沒有迷失方向,直到舞台光變成星空,星空變成法理上的明天,直到走回家的半路,才驚覺方才那如夢般的邂逅,距離總統府只不到500公尺。

就是在這種時候,才會想起為什麼我們那麼喜歡台北。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

丁肇九 avatar

丁肇九

資淺媒體人,倡議把媒體識讀納入國民教育

更多此作者文章
Feature.
$feature['title']
One Night in Ximen

夜行西門

作為台北最有活力、最生猛的區域之一,從西門圓環、紅包場、大舞廳,到獅子林、萬年大樓、電影街、美國街,西門町如今依然悄悄地演化著。而我們以往以為的那些老派約會地點,早已成為回憶中的殘影,彷彿另一個平行時空。如今,當每一個夜色降臨之時,這裡依然能盛裝那些,最青春的夢與醉。

Lovelorn Ximending

失戀指南|夜晚的西門町,總能在需要吵雜時,為你點燃最生猛的熱度

那是一個暴雨過後的西門町,台北市依舊喧囂,我只想找一個寧靜的庇護所,填補自己方被撕碎的心——一場深刻的失戀。好像每次失戀都會來西門町,希望錯綜的街景和各種吵雜能蓋過心中空洞。雖說失戀剪頭髮實在老掉牙,不過,這次我要分享的「失戀後西門夜行」,就是到禧歡髮廊,剪去一頭傷痛作為起點:

Read Details
Adventure in Ximen

這條3分鐘就能走完的巷子,濃縮了日常的時髦所需——西門町川菜街

老媽說西門町就是「時髦」町,她自創的台語諧音,她年代的流行勝地。我開始往西門町跑的記憶沒有中華商場,沒有金萬年冰宮,有的是美國街閒晃、性病防治所看人滑板、U2電影館約會以及去亂剪是一件很高級的事。那時,我並不知道有川菜街,這個西門町限定地點:

Read Details
DON DON DONKI

尋覓下酒菜時才發現,深夜的西門Donki,其實是一家巨大的居酒屋

你大概也曾有過,那種不想走進店家、只想和朋友一起拎著啤酒四處閒晃、坐在公園板凳上大聲笑鬧的時候。而西門町長長的人行街道、走沒幾步就出現的小公園,正適合這種輕鬆而漫無目的的行程。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有個24小時營業的日本大型居酒屋——它的名字叫「唐吉訶德 DON DON DONKI」:

Read Details
Cdou Bar

這裡的酒單有如八卦雜誌,點完了酒還想再看:晚上到西門町,請來「獅鬥」坐坐

在那個年代,西門町的夜,應該是屬於午夜場電影與泡沫紅茶店的。看著報紙決定今晚要去看哪一場電影,提早排隊買票與國賓戲院外一條90的水煮玉米,是屬於西門町的電影時代。而樂聲戲院外的泡沫紅茶店,也同步於士林夜市,讓年輕人們有打撲克牌、閒磕牙,與無事搭訕的地方。自己開業以後,某次不經意認識了一位奇人——「伍號」。放蕩不羈的他美感奇佳,對於氛圍的感知也如開天眼一般,包容著所有光怪陸離的台港午夜,他們總是早早來到萬華喝酒,因為才剛下班,需要安慰。香港酒吧「獅鬥」是西門町獨一無二的存在,就像一秒下飛機,週末坐滿了靚仔、靚女,客滿也沒關係,隨便蹭個位子能喝酒就好:

Read Details

Every little detail matters.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