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逛獨立書店,嗅著空氣中迷人的墨水與紙張氣味,手裡摸著一本本可愛的紙本書,每一本都好喜歡、每一本都想帶回家——但是每一本都看不懂。什麼是Zine?什麼是小誌?art book有哪些?獨立出版如何做出一本書?逛書展怎麼挑書?這次,我們為你一一解惑。
發行量少、有彈性、成本低,也有一點像名片,用很快速的方式讓人了解內容,是一種很容易交流的工具。認真研究起來,發現Zine已有近百年歷史。
撕開自黏塑膠包裝的之後,Shauba立刻把書湊到鼻子前,用力吸了口氣,然後興奮地笑著說:「哇!有東京味!」只要遇見喜歡的書,他都會拿起來嗅嗅聞聞,彷彿書本的氣味,也是用來判斷喜不喜歡一本書的重要標準之一。
「我常在思考,書的好與壞基準到底是什麼。」像是看酒標挑酒,封面看對眼,就先買單吧。「作品很真、很善、很美的話,就是一個好書——我媽說的。」兒子笑著說,「雖然講起來很好笑,但真善美就是很好的判斷基準。」
大概是太著迷於這樣的樂趣,即便後來讀到了更多製作精良、主題高尚的zine,我的目光依然會忍不住為這些腦洞大開的刊物停留。
「在台灣,雖然草率季有種雜亂的感覺,但你可以把它想成是去Don Don Donki買東西,琳瑯滿目、眼花撩亂,卻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