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從小在台北長大,但我其實是隻幾乎宅不出戶的井底之蛙,若非身邊一票挑嘴懂吃的朋友大力推薦,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見識,這已超過百年歷史、素有台北食材「One Piece」之稱的南門市場。這次大老遠坐車到南邊,除了要趁著十月市場搬到新大樓前夕,收集一下「最強家常火鍋料」之外,也要親眼瞧瞧傳說中最競爭的手工蛋餃製作現場:
雖說從小在台北長大,但我其實是隻幾乎宅不出戶的井底之蛙,若非身邊一票挑嘴懂吃的朋友大力推薦,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見識,這已超過百年歷史、素有台北食材「One Piece」之稱的南門市場。這次大老遠坐車到南邊,除了要趁著10月市場搬到新大樓前夕,收集一下「最強家常火鍋料」之外,也要親眼瞧瞧傳說中最競爭的手工蛋餃製作現場。
下了公車之後,從愛國東路的入口走進市場大門,與好幾群手提大包小包的阿姨伯伯擦身而過,從他們的口音聽來,有的像是吳儂軟語的上海話,有的聽起來像粵語。不曉得哪來的刻板印象,總覺得操著口音、平時混南門市場的長輩們,一定都是身手不凡、藏於民間的神廚饕客。而我這個菜中之菜的南門小白,一腳踏進食材界「偉大的航道」,不由得緊張起來——這時,突然想起美食區11點開始營業,不如,先到樓上吃一頓壯壯膽?

Photo Credit:林特
買菜前記得先填飽肚子
先前在傳統市場攻略的文章裡,曾建議大家在買菜前二話不說先吃一頓再說,這是有根據的,餓著肚子購物絕對會喪失理智、大買特買。耳聞南門市場二樓隱藏了許多平價美食,排名前幾的有國賓炒飯麵、合歡刀削麵,不過現場看起來,炒羊肉、印度咖哩、排骨菜飯也都不錯,重點是價錢都相當實惠。
我點了碗合歡的招牌——蕃茄煮牛肉刀削麵,與一般坊間見過的牛肉麵不同,這裡並非整鍋熬爛的番茄與牛肉,澆入剛煮好的麵條,而是現煮的番茄與牛肉片,加上事先燉好的牛肉湯,再放入已事先煮好放涼的麵條。雖說不上精緻,不過吃起來肉鮮湯香,麵條口感Q彈,足以讓我把剛才那些不知所措都拋諸腦後了。

Photo Credit:林特
家常火鍋的食材地圖
#01:盧記魚丸店
幸好來得早,一走近盧記氣派的攤位旁,正巧遇到手工蛋餃的製作現場。原以為蛋餃是將蛋皮先煎好一片片疊起來,再像包水餃那樣一顆顆包起來,不過其實是用有一個個凹槽的鐵板,有點像車輪餅那樣一邊做皮,一邊放上餡料,等蛋液熟到差不多,再兩邊摺起來成型。盧記的蛋餃是用豬油來煎,香氣四溢,除了原味以外,還有香菇、牛肉起司等6種口味之多。
延伸閱讀:有別於「料如其名」的蛋餃跟魚餃,火鍋裡的燕餃到底是什麼食物?

Photo Credit:林特
而攤上滿坑滿谷的丸類餃類,必買的應該是在別處少見的「古早丸」和「扁食燕餃」了。古早丸是澎湖名產,以口感Q彈的狗母魚(狗母梭)漿製成,至於為何要做成菱角或是元寶這樣彎彎的樣子,攤上的人說是特色,也比較容易辨認。另外,從台南紅到台北的火鍋料「魚冊」,也能在盧記找到。
還有一個能在盧記找到的稀有火鍋料,就是來自基隆、素有「火鍋界馬卡龍」之稱的蛋腸了。蛋液灌入腸衣,切塊煮熟後會變成馬卡龍的樣子,因為原料保存不易,原先是基隆限定的火鍋料,不過如果你特別問攤上工作人員,他就會從另一個小冰箱,小心翼翼拿出珍貴的蛋腸給你。

Photo Credit:林特
若你想要擁有一鍋口味豐富的家常火鍋,不妨帶一包盧記的高湯,以火腿、豬、雞熬成的濃縮高湯,也是盧記的明星商品之一。而火鍋料區旁邊,盧記主打的生鮮區也不容小覷,除了一整排鱗片眼睛都閃亮亮的鮮魚之外,買蝦買蛤,都能代客去腸吐沙,雖然價位比一般市場高一些,不過保證鮮美、物有所值,如果想開一鍋肥美海鮮鍋,那麼光是來一趟盧記就已足夠。

Photo Credit:林特
#02:泉發肉店
家常火鍋最不可或缺的應該是梅花豬肉片吧?不過對泉發來說,梅花肉片根本只是一塊小蛋糕,基本中的基本。攤上掛著許多處理得乾乾淨淨的豬肉部位,無論你是要買一整條五花、要用來紅燒清燉的牛腩,或是要腿肉、老鼠肉,甚至處理好的豬腳蹄膀、內臟等等,完全都難不倒泉發。
如果像我一樣,對各種料理或是保存方法沒有那麼熟悉的料理菜鳥,老闆都會細心解釋,也難怪一早就有人潮湧入,圍在攤前買肉。而且,這裡的肉攤全都整理得整齊清潔,打破一般人對傳統市場溫體豬肉不夠衛生的印象,站在攤前不曉得該買什麼而發呆許久的我,也沒有嗅到任何不新鮮的氣味。
延伸閱讀:日式涮涮鍋「shabu-shabu」的名稱由來,其實是店員洗毛巾的聲音

Photo Credit:林特
看了半天,我這次沒計畫做什麼高難度料理,於是跟老闆要了一斤梅花火鍋片,泉發的豬肉包裝非常細心,除了肉片以塑膠袋隔開分成兩份、以免冷凍沾黏之外,塑膠袋外還包一層報紙保冰防漏水,提袋也打了一個漂亮的結。才逛到第二攤,我已被南門市場的美麗食材與細心服務深深圈粉。
#03:多益雞肉
我從沒看過雞腿、雞胸一塊塊切得俐落不說,還整整齊齊排在玻璃櫥窗裡的,遠遠看,就像遊戲裡販售兵器魔法的商店,所有商品一目瞭然,不過,這些商品可是貨真價實的新鮮雞肉,而且是老闆每天堅持早上四點起床挑選的新鮮雞隻。

Photo Credit:林特
無論是想要肉香有嚼勁的土雞,或是鮮嫩的肉雞,這裡都可以找到,在地開張35年的老闆也提著刀站在櫃檯裡,每天解決「煮客」們的疑難雜症。整隻的雞腿、棒棒腿、半隻雞、燉湯的雞骨架,都是攤上的標配,而像是最近在主婦間流行、適合小朋友吃的翅中、翅小腿或是去骨雞腿排,都可以請老闆幫忙處理。
想在家燉一鍋健康樸實又美味的家常火鍋湯頭,或是簡簡單單的香菇雞湯、雞肉炊飯,來這就對了。
#04:阿滿豆腐
雖名為豆腐店,不過阿滿的強項可不只有豆腐。無論是肉吃膩了、茹素,或者想要尋找麻辣鍋吸湯的配料,都非常建議到阿滿的攤位上搜刮各類黃豆製品。這裡有基本的百頁、豆乾、豆皮、花干等,還有比較不常見的干絲、烤麩等等。

Photo Credit:林特
這裡還有自家醃製的客家醃菜、酸白菜等,根據我許多吃貨朋友的推薦,若要在家自開一個酸菜白肉鍋,那麼最好來阿滿看看。

Photo Credit:林特
#05:億長御坊
你可能在百貨美食街看過億長御坊,不過,你或許不知道,1969年開始販售熟食的億長御坊,當初就是在南門市場起家。你在這裡可以找到大江南北的熟食,從獅子頭、蔥㸆鯽魚、福菜扣肉等能成為年菜上桌的大菜之外,知名的點心心太軟、冰糖糯米藕等等也是億長御坊的必買招牌。
不過這次在平日的早上來逛,觀察到經常光顧的老客人們,買的還是雪菜白頁、紅燒烤麩這些簡單基本,卻永遠吃不膩的小菜。若是在家吃火鍋大餐,想要多買幾味熟菜讓餐桌看起來更豐富,不妨走來億長御坊逛逛,包你滿載而歸。

Photo Credit:林特
真不愧是傳說中的「蛋餃之國」,南門市場不只有盧記一家賣蛋餃,旁邊的南門魚丸店,還有好幾家賣火鍋料的店家,通通都有手工蛋餃,連億長也賣蛋餃。
而除了生鮮之外,這裡也有不少醃製肉類與北方點心,像是平時在餐廳點一份貴桑桑的「富貴雙方」,這個蜜汁火腿和皮,在南門市場到處都有賣。另外若想要找湖州粽、湯圓、老麵饅頭,或是各種醡醬、甜麵醬、醃菜等等一般傳統市場不太常遇見的食材,都能在這裡找到。

Photo Credit:林特
明治時代就已存在的南門市場,一開始叫做「變隴畝為市場」,以南北乾貨和熟食聞名,2019年為了大樓建築工程,才遷到現在杭州南路二段的暫時位置。
雖然這次來逛的「版本」即將又要在2023年10月7日搬遷,屆時羅斯福路上的新大樓裡,買菜氣氛應該會更不一樣,這些遠近馳名的老店,或許會變得更氣派也說不定,到時去新大樓買菜之前,可能要吃更大一頓好料,才能平復心情了。

Photo Credit:林特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