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實就像人們的慾望,在城市各個角落互相碰撞——林建文影像詩

人們最原始的性慾總是有種不道德、被污名化的印象,但這慾望是被人類自己創造出的文化與規範束縛著的,這一系列的影像,是想像人們的慾望在城市裡各個角落互相碰撞展開,直面自己的慾望,讓「性」可以是在光天化日下發生、談論的事。
文字整理:林君玶
作品散見各大時尚雜誌的攝影雙人組——波文映畫社,以強烈的風格著稱,成員之一是曾獲得台北美術獎首獎的登曼波,而另一位則是擅用堆疊手法、影像風格獨特的林建文。長期以來在商業攝影領域裡工作,林建文其實一直都想嘗試以拍攝靜物來創作,將個人風格延伸到物件的拍攝上,而趁此次every little d專題「果味之夏」,以「情色果實」為題,創作了一系列影像,而展間,就在這篇文章裡。
長期以攝影作為媒介來創作,林建文一直有一個習慣——觀察城市裡被擺放很久的物件(垃圾),對那些被隨意棄置在街頭的東西很感興趣,並且用相機收集起來,「它們很有時間的痕跡、很斑駁,而這些痕跡是人為的。」
要把水果與性連在一起來發想,他說:「我看得懂水果上性的符號,卻不覺得水果有多性感。性的部分主要是針對人類的視覺來說,而水果本身關於性的連結,則是來自於它所象徵的生命,對我來說,果實代表的是生命力。」
我們在一個極熱的日子裡進行拍攝,林建文把他在街頭用相機「撿拾」的城市角落列印出來,與被剖開的果子互相重疊交纏,建構這個以水果為主角的世界觀。「拍攝的時候其實很直覺,我把水果想像成住在城市裡的人,而城市是人類建造起來讓生活變得方便、卻又把我們跟大自然分開的東西,城市中有一個規範,讓彼此不認識的人可以好好一起生活,卻也使人類把原始的慾望隱藏起來。」
人們最原始的性慾總是有種不道德、被污名化的印象,但這慾望是被人類自己創造出的文化與規範束縛著的,這一系列的影像,是想像人們的慾望在城市裡各個角落互相碰撞展開,直面自己的慾望,讓「性」可以是在光天化日下發生、談論的事。
林建文表示,這系列創作是一串連續性的故事,沒法一張張分開說明,它們像一首詩、像一些韻腳,也像短篇散文,是一個整體。








拍攝過程其實非常有趣,尤其像這樣「非日常的狀態來碰觸日常」的時候,靈感總是特別多。林建文一邊專心地擺弄著紙張和水果,一邊碎念形容著他眼前發生的事,「我覺得這顆水蜜桃好像一個精心打扮、矜持的人,但其實他已經破掉了」、「這兩顆鳳梨在度假,我卻一直在旁邊拍他們,好像狗仔」。
在作品中,林建文經常透過拼貼的手法,去並置與重組他在日常生活中紀錄的風景與人物、質感,利用不同的時空與敘事影像,他試圖實驗這些關於時間的切片,來自於不同的時空影像,如何重組成為一個新的事實(重現),也藉此挑戰或驗證影像是否如同我們想像中般「直覺」。
他於2017年與楊登棋成立視覺影像工作室「波文映畫社」。作品類型囊括時尚攝影、紀實攝影及實驗錄像,影像作品風格素材多元。
☞ 看「果味之夏」完整專題
同場加映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