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享受人生EP.3】足踝專家的真心建議:知「足」的快樂,叫不用忍腳痛

【享受人生EP.3】足踝專家的真心建議:知「足」的快樂,叫不用忍腳痛

你是久站工作者?或有長年腳痛、足底筋膜炎的問題嗎?本集《享受人生》邀請到足踝專科名醫、行健骨科診所院長朱家宏醫師,分享現代人最常見的足部健康問題與保健知識,一起打造知「足」好生活。

「腳」可以說是人類的第二個心臟,不僅是支撐身體的重要根基,因為血管最長、距離心臟最遠,所以腳步血液循環不好,也會影響整體的活動力。女性因為先天生理結構、賀爾蒙等因素,比男性較容易產生各種足部問題,尤其50歲以上的女性隨著年齡增長骨質逐漸流失,腳跟的脂肪墊容易變薄,容易造成足部疲勞與受傷,甚至引發足底筋膜炎、骨關節炎等問題,導致行動力受限,進而加速身體退化。

本集《享受人生》邀請到足踝專科名醫、行健骨科診所院長朱家宏醫師,分享現代人最常見的足部健康問題與保健知識,也教讀者幾招挑鞋的撇步,一起打造知「足」好生活。

收聽連結:

連結人與土地的重要媒介:腳

圖片_1
Photo Credit:Ben Hartley on Unsplash

腳部健康影響的層面之廣,例如許多上班族有腰痠背痛的問題,其根本原因很有可能出在「腳」,然而多數人往往會忽略腳帶來的警訊,若感到些微不適,也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直到痛不可耐才尋求專業醫師幫助。對此,足踝科專家朱家宏醫師提醒,足踝健康是建構全身骨架的重要基礎,不能不嚴謹看待。

「會來求助足踝科的,不是已經嚴重到走投無路的,就是本身非常重視足部健康。」朱家宏醫師表示,足踝科的病患往往都是腳痛多年、各種疑難雜症在一般骨科找不到解法,才進而來到足踝中心尋求更專精的治療。

  • 01:30 足踝科做什麼?很多腳痛的問題,你最該求助的是這裡!

作為骨科的次專科,台灣的足踝科起步較晚,甚至有點冷門,但在其他醫學發達的國外,如美國、日本、歐洲等地,足踝醫學是很專門且受重視的醫學專科。有別於一般骨科醫學,足踝科更重視生物力學和積極的復健治療,教會病患重建用腳習慣,喚醒足踝的自癒力。

  • 09:43 求助足踝科的患者有什麼共同特色?朱醫師的門診經驗談

以常見的「足底筋膜炎」為例,其實足底筋膜炎的好發族群,並不限於扁平足或高弓足,主要成因是像彈簧一樣的足底筋膜發炎或退化,導致腳底刺痛難忍。面對足底筋膜炎患者,嚴重者可能需要手術,一般患者則接受物理治療等保守治療;而足踝科則會更專精去了解病患的步態和生活習慣,建議患者多踮腳、伸展足部肌肉,提供運動復健的做法,逐漸擺脫寸步難行的足底筋膜炎。

  • 11:22 拿拐杖兩三個月,結果忘記怎麼踩地?治療方式過度保守的後果

揮別腳痛困擾,必須採取科學的做法

圖片_2
Photo Credit:Ham Kris on Unsplash

一旦腳痛發生,人們才會開始關心足部健康,但也只是依靠網路偏方或迷思,自己亂矯治了一番,直到痛不可耐才尋求專業治療。朱家宏醫師對此提點了現代人常有的三大迷思,像是「腳痛就要穿軟鞋」、「爬山會傷膝蓋」、「俗稱『凍甲』的甲溝炎只是小問題」等,不僅破解錯誤觀念,也提供正確的作法。

  • 14:30 關於腳部健康,你一定也有的三大迷思!

 除了腳本身,穿鞋也是一大學問。朱家宏醫師認為挑鞋必須符合三個要件,包括:多樣化(符合多種用途)、多量化(不要一直穿同一雙鞋)、生活化(符合生活需求)。醫師建議,日常最好準備多雙鞋子以供替換,讓鞋子可以好好休息、恢復彈性與濕度,不只有益於腳部健康,鞋子也可以穿得更久。

  • 17:31 軟鞋v.s.硬鞋?足踝科醫師怎麼挑鞋子?

朱家宏醫師也特別指出,坊間有各式各樣訴求解決腳痛的矯正鞋墊,價格與品質參差不齊,消費者沒有科學根據的胡亂穿鞋,常導致更多腳部病痛。回到足踝科的醫學方法,還是必須面對不同的生活樣態與用腳習慣,找出一雙合理的鞋子或鞋墊。

現代人都是腳踩硬平地居多,久而久之足底肌肉會僵化,因此好的矯正鞋墊要能夠輔助支持足部,甚至刺激肌肉收縮。朱家宏也提到,由於鞋墊有刺激足部內在肌肉的效果,所以一開始穿會感到不那麼舒服是正常的。

再漂亮的鞋,不合腳也是沒用的。對此,醫師也建議尋求提供科學量測服務的製鞋業者,例如:阿瘦皮鞋提供業界首創的「動態足壓量測」的個人化步態檢測,能讓消費者客製化最適合自身步態的鞋墊,並以相對平價的價格,取得醫療等級的鞋墊。

  • 27:35 矯正鞋墊的功能和好處? 常常久站的人為何需要鞋墊
圖片_3
Photo Credit:阿瘦皮鞋 

足踝科醫師建議,日常足踝保健這樣做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但腳下的那雙鞋是否真能行千里路?「我認為有一個重要觀念是,現代人要多投資一點在腳上。」朱家宏醫師表示,腳作為帶領我們行動的重要身體工具,為我們完成很多工作,因此好好關注那一雙吃苦耐勞的腳,絕對是珍愛健康的重要任務之一。

保護腳步健康,最主要還是仰賴日常習慣,「爬山」即是很棒的運動,有助於骨密度增生。當然,為雙腳覓得一雙「親密好夥伴」,也是一門重要功課,不只看外觀,也要顧及實用機能。

  • 31:50 三個日常足部保健運動,不只簡單,還很好玩?

母親節快到了,「健康」是送給媽媽最好的禮物,大家也不妨陪陪家人去爬山健行,或帶媽媽透過專業的步態檢測挑選一雙舒適合腳的鞋,輕鬆走出健康知「足」好生活。當然,如果民眾發現有足部疼痛不適的狀況,別忘了尋求有經驗的足踝專科醫師進行評估與治療。

穩健雙足,重塑身體平衡▶了解更多「動態足壓量測

生活特務 avatar

生活特務

生活特務為合作品牌與eld讀者溝通品牌形象及表達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專區,內容全部由合作品牌提供或由業務部品牌內容團隊製作。

更多此作者文章
Feature.
《享受人生》Podcast

《享受人生》Podcast

感受自己的身體與呼吸,找到最舒適自在的生活方式。關鍵評論網Brand Studio推出《享受人生》Podcast,由資深體育主播呂佳宜主持,一起找回享受人生的自己。

【享受人生EP.1】腰間最柔軟的一塊:瘦身失敗不代表意志力弱,減肥醫師給棉花糖女孩的建議

歡迎收聽《享受人生》Podcast,由資深體育主播呂佳宜主持,特邀減肥門診名醫楊名權醫師,帶來長達20年的減肥門診經驗談。

Read Details

【享受人生EP.2】「我們可以決定自己要不要變胖」——家醫林安民教你拿回身體主控權

「其實,我們可以決定自己要不要變胖。」擁有家醫和重訓教練雙重身份的林安民醫師,以親身實證的瘦身經歷,教我們拿回身體的主控權。

Read Details

【享受人生EP.4】把減肥視為與身體對話的好機會,林孟羲院長傳授對症下藥的瘦身之道

減肥不是要當忍者,唯有養成自己有辦法長時間落實的健康生活,才是終結肥胖的長久之計。本集「享受人生」邀請誠美學診所的林孟羲院長,教我們如何打破復胖魔咒,快樂享瘦。

Read Details

【享受人生EP.5 】誰說降血糖只能靠飲食控制?新陳代謝科劉漢文醫師教你治療糖尿病不遲「胰」!

若要疾病康復,病人除了要有病識感,更要對致病原因有正確認識,才能接受精準的治療方式,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藉由萬芳醫院新陳代謝科劉漢文醫師在《享受人生》Podcast裡的分享,將能幫助糖友更了解胰島素的重要性,及早使用將可獲得妥善治療!

Read Details

Every little detail matters.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