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憨厚姿態燉煮著暖心美味:謝榮雅談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大同電鍋
在你家的廚房裡,大同電鍋可能只是一台咕嚕嚕噴著熱氣的憨厚電器;但在國際上,它卻是能讓台灣在各方面發光發亮的中年新星。
文字:陳琡分
一只肥墩墩的圓鍋,蹲在流理台上某個不起眼的角落,蒸氣咕咚咕咚、咕咚咕咚地搖著鍋蓋,搖得整個廚房滿是暖香。「噠」地一聲跳躍,像是宣布開飯一般,掀起鍋蓋得小心別被上竄的熱氣暗算。裡頭醞釀著的,可能是一鍋噴香的雞湯,或熟爛的滷肉,或潔白如玉的米飯——你家的大同電鍋,今天煮的是什麼?
頂著玫瑰金的瑰麗鍋蓋與別具現代感的鐵灰色鍋身——2011年時,設計師謝榮雅以傳統「金婚」為概念,為彼時年屆半百的大同電鍋,打造了「50週年經典紀念款」。其融合了低調與時尚奢華的意象,不僅讓台灣民眾大為驚艷,電鍋本身的嶄新形象與別具創意的紙塑外包裝,更接連奪下美國IDEA金獎與日本G-Mark Best 100,讓這款「人人家中都有一台」的生活家電,一躍登上國際舞台。

用一輩子也沒發現的文化祕密
大同電鍋有著憨厚的樸實外觀,給人深刻的視覺印象。對當時擔任大同品牌總顧問、臨危受命要在短時間內實現紀念款電鍋的謝榮雅來說,是一個立基點相當穩固的優勢。「50週年款的目標不是要創新,而是要紀念。我們必須做出讓人一看就能與記憶連結的設計。所以在產品既有的意象上,我做了相當多的保留,那是我們對大同電鍋的共同記憶。」
在進行品牌再造的過程中,設計團隊做了各項深入的調查研究,發現大同電鍋始終是其亮點產品。「大同電鍋不但與台灣的飲食文化有著緊密的結合,也正是台灣從農業社會進到工業社會的體現。」早期家家戶戶燒柴生火、大灶煮飯,餵養撐起農業所需的大量高勞動人力。當經濟型態逐漸轉變,從鄉村而都市,家庭人口亦隨之縮減,現代化廚房取代了過往的紅磚灶腳,大同電鍋應運而生。「等於從歷史背景,到品牌而產品,整個緊緊扣合。是一家企業既能代表自己,又能代表整個社會的標竿產品,這一點相當難得。」謝榮雅說。

不只如此。大同電鍋陽春的外表,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文化符碼。
「在2500年前大湖文化中出土的土陶鍋,鍋口都有一環凸起,這是以前用灶煮飯時,為了讓鍋子可以卡在灶口的設計,那是一個非常東方、甚至是非常台灣的飲食文化符號。」於是謝榮雅將原本大同電鍋兩旁的把手耳朵,延展成飛碟狀的土星環,古意中不失優雅。他認為這項充滿在地特色的文化小細節,一般人可能用了一輩子都不會發現,卻是正逢東方熱的那幾年,讓這款紀念電鍋得以獲得國際設計大獎青睞的原因。
比iPhone更潮的使用概念
大同電鍋這款年過50的老牌家電,其「直覺式使用」的開發概念,說起來竟與時下流行的極簡風潮不謀而合。「你看它始終只有一個按鍵,用水量的多寡來控制烹煮時間,可以燉可以滷可以蒸,非常容易操作,連阿公阿嬤也會用。簡直是50年前廚房裡的iPhone。」謝榮雅笑著說。
機械式的隔水加熱電熱原理,搭配一鍵式的直覺操作,讓大同電鍋在家電界立於不敗之地。然而謝榮雅認為,老家電要打入新世代,還是需要更進化的疊代改造。「我一直有個夢想,就是要用新的科技來重製大同電鍋。」在與大同企業合作的那幾年,他深深了解百年企業雖然有著品牌再造的企圖,卻仍不免背負著一定的產業包袱,於是謝榮雅決心以自己的方式,做出更符合新世代所用的電鍋,讓年輕人重新看到電鍋的美麗。
淘寶沒賣、小米不做的家電
「大同電鍋和電子鍋不一樣。我們會使用大同電鍋做各種料理,除了煮飯,還會用它燉湯、熱菜、蒸魚等等。」很多家庭會同時有大同電鍋與電子鍋,但更多人可能只有大同電鍋卻沒有電子鍋。「電子鍋出現了這麼久,它始終沒有打敗大同電鍋,這表示大同電鍋有其存在的價值。」
而當我們現在在飲食面上有更多的創新,大同電鍋能否跟進人們在烹飪技術上的需求?「例如加入舒肥的功能,或是改造大同電鍋的外鍋,讓它可以清洗,甚至也能烹煮,讓電鍋不是只能隔水加熱而已。」這是謝榮雅期望重新打造新一代的電鍋,讓這項生活家電更周全的目標。
「我希望透過電鍋的再造,來刺激台灣的家電產業,大家一起創新疊代。」面對中國的競爭,有什麼家電是中國攻不進來的?「很多人都買了淘寶的空氣清淨機,買了小米,買了海爾的冷氣等等。」現在誰家裡沒有一兩項中國的家電?「我們目前還能抵擋得住,淘寶沒賣、小米不做的家電,就是電鍋。」
謝榮雅認為,台灣這項由大同電鍋孕育累積的「隔水加熱」飲食習慣,讓我們與中國有著差異,這份差異不僅為我們帶來更多創新與進化的空間,也讓我們還有機會做出真正屬於台灣的好物;更能以此反推,將我們獨有的地域特色拓展出去。「這是我們本土文化的價值,我們必須自己來捍衛。」在你家的廚房裡,大同電鍋可能只是一台咕嚕嚕噴著熱氣的憨厚電器;但在國際上,它卻是能讓台灣在各方面發光發亮的中年新星。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劉怡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