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鬧的餐桌上,把生活中的爛事都變成笑聲:4家不怕被他人打擾的「私廚餐館」

溫馨的飯局需要好吃的菜,還要有不讓人感到拘束的舒適空間,而以下,是我收藏在地圖之中,幾家打開自家大門,為客人端出自豪菜色的「私廚餐館」。
不知不覺也快要邁入30歲。對於隻身在外生活已有幾年時間的人來說,來到這個年紀時,我們多半已經度過了漫長而迷惘的後青春期,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
回想起剛來到台北、人生地不熟的自己,在經歷一場慘痛失戀後,獨自蝸居在四坪大的迷你套房、上班下班兩點一線的日子,總覺得這五光十色的城市不屬於我,我住在世界上最孤單的角落。還好,隨著時間的積累,我也在異鄉遇見了不少如家人般相互照顧的朋友,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舒適圈。
大概是感受到了緣分的珍貴、開始有意識地維繫友誼,也有可能純粹是越老越怕孤單,我似乎也開始喜歡將身邊的朋友們聚在一起,在熱鬧的餐桌上、一來一往的笑語間,把所有生活中的大小爛事都變成笑梗,用一頓飯的時間,陪伴努力工作的彼此。
溫馨的飯局需要好吃的菜,還要有不讓人感到拘束的舒適空間,而以下,是我收藏在地圖之中,幾家打開自家大門,為客人端出自豪菜色的「私廚餐館」:
#01:夫妻檔客家料理‧私房

十多年前的北投中和街上,有著一家沒有店名、卻讓各地老饕趨之若鶩的客家餐館「北投夫妻檔創意客家菜」。後來,由於店主的身體狀況欠安,這間美味的小店也只好關上鐵門,結束了營業。直到許多年後,為重現父親的手藝、將佔據童年記憶的家常滋味傳遞下去,店主的女兒決定在天母、以私廚的經營形式,點燃塵封已久的爐灶。
重新出發的「夫妻檔客家料理‧私房」以無菜單套餐形式供應餐點,且每個時段只接待一組客人,在此用餐不僅毋須擔心鄰桌的打擾,溫馨而寬敞的空間,更給人一種來到朋友家作客的安心感。

店內的招牌料理包括清爽甘甜的客家菜脯雞湯、入口即化的梅干香悶小排、酸香氣味令人垂涎的醋溜腸等,樣樣都是烙印在客家人(我本人)心中,充滿鄉愁的靈魂美味。
#02:川湘号

對於愛吃辣的人來說,還有什麼比揪上一整桌的嗜辣之友,一同享受道地川湘料理更為爽快的事呢?而說起在大台北地區鼎鼎有名的川菜餐館,最近剛搬遷至信義路三段的「川湘号」私廚,絕對是必須拜訪的名店之一。
老闆官哥原為一名軍人,在退役之後,因著對於料理的興趣,他經營起了這家菜館。雖然沒有豪奢的用餐空間、也沒有精美的切花擺盤,但其豪爽不手軟的用料,以及如直球重擊味蕾的口味,卻讓所有曾到訪的饕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店內的經典菜色包括能一次吃到酸嗆與香辣兩種口味的招牌雙剁椒魚頭、濃郁下飯的水煮牛、湖南小炒肉等,涼拌菜中的夫妻肺片與肉質軟嫩的口水雞,更征服了無數挑惕的唇舌。

雖說能夠大口吃肉、歡暢喝酒的合菜是多人聚餐時的最佳選擇,但偶爾也是會有想換換口味的時候。在這樣的時刻當中,以台灣物產融合東南亞風情,再以法式料理技術重新演繹的創意私廚Podium Asean Inspired,便是你的不二選擇。
同樣是一個餐期只接待一組貴賓,Podium有著簡約高雅的用餐空間,卻沒有多數fine dining餐廳給人的拘謹壓迫感。在長長的餐桌上,開一瓶酒、享受經主廚精心設計的創意料理,不啻為歲末年終與三五好友相聚、犒賞整年辛勞的好去處。

鍾情於呈現台灣豐饒的在地食材,Podium或以宜蘭海產為主角、或以時令鮮果調製出畫龍點睛的佐餐醬料,透過堅實的西餐料理功力,主廚端出一道道其他地方都吃不到、令人驚艷的特色料理,也在競爭激烈的台北私廚餐館界打響名號,走出了一條個人特色強烈的道路。
#04:21料理所

或許是因為對食材的新鮮度有較高的要求,也可能是因為其料理技術更為細膩專業,在多數人的印象當中,日本料理似乎是一種較適合少少人數、一同到料亭享用的餐點類別。但事實上,藏身於台北的巷弄之中,還是有幾處像21料理所這般的日式私廚可供選擇。
有別於多數日料店經典的淺色調木質裝潢,21料理所的用餐空間有著簡約卻不失奢華質感的設計,從桌椅燈飾到餐盤食器的選用皆有所講究,無論是尋常的家庭聚餐,還是公司單位的宴客、酒會,在此舉辦都相當合適。

主廚曾鵬錦不僅曾遠赴日本拜師學藝,學習專業的料理技術與職人精神,更曾在東京的知名的懷石料庭工作,至今已有超過20年的日本料理經歷。店內除提供如生魚片等新鮮魚料外,融入創意的特色料理,與依循季節與漁獲更換口味的海鮮釜飯,更是叫品嚐過的饕客念念不忘。
同場加映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