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年前隨著米蘭世博會同步開幕的Prada基金會米蘭展館和威尼斯展館轟動一時,在這幾年的展演規畫下,推動各種當代藝術的實驗,讓世界看見品牌對於推動文化藝術的熱忱。去年12月,基金會於米蘭市區又另闢一精巧的展覽場地,期待與眾人分享影像創作研究的歷程。

終於要開始介紹長板的玩法種類了。其實在我一開始接觸長板的時候,我也完全不知道長板風格有四種,後來慢慢了解了板子的特性,才發現原來不同的玩法種類要配上相對的板子。

這兩年,在奧地利維也納的南火車站附近,出現一個潮人聚集之處。站在這建築物的大門前,直覺這大概是棟網路公司的辦公大樓吧,但門口又寫著「URBAN STAY」,都會停腳處。原來這就是曾被《Wallpaper》選為全球最佳商務酒店之一的Hotel Daniel。

初學滑板者最大的困擾大概就是要如何買一塊適合自己的板了吧。其實無論是技術板、交通板或者是長板都能做到你想做的動作。切記:板子只有分「適合」與「不適合」,所以要先明白自己想玩的滑板種類是甚麼,進而挑選真正「適合」自己的板子。

亞特蘭提斯的傳說至今仍是探險家們難解的謎題,在此之前,或許我們可以先從歐洲的第一間海底博物館「Museo Atlántico」想像這個地方。

在不斷湧現的新創意下,Södermalm這座城市依然保留了一些十分有歷史而沒有被時間沖淡的地方,這些地方能保留已實屬不易,而能跟新銳創意精妙結合在一起就顯得更加難得,而或許這就是斯德哥爾摩魅力之所在吧。

「我們沒有設備齊全的滑板公園,但我們已經學會如何在街頭享受滑板。」在一間滑板店都沒有的蒙古首都烏蘭巴托,街道上出現了滑板輪子滾動摩擦的聲音,他們是Uukhai。為何滑板會在各個城市街道之間掀起一波波的浪潮?我們從沒有滑板店的烏蘭巴托聊起,由台灣第一間滑板店JIMI帶我們抽絲剝繭,看看滑板源起至今60個顛簸年頭之中的演變及其細節故事。

斯德哥爾摩的Södermalm「南島」從前曾是勞動人口聚居的小島,因為早年租金比較便宜的關係,吸引了許多少數民族聚居,而藝術家、年輕文化人等也隨之紛紛遷入,這樣的背景造就了Södermalm百花齊放,處處充滿驚喜的一面。

隨著網路書店的蓬勃發展,原以為也將隨之式微的獨立書店卻逆勢而起。台中的「佔空間」以空間引導來者對於文化產生需求,以嶄新的營業模式與生活風格,賦予獨立書店全新的定義。

說到柏林的人氣獨立香水,絕對不能錯過近年迅速崛起的Frau Tonis Parfum。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 EYE 」電影博物館成立之初的目的為保存電影資源,但在空間的配合與規劃下達到了地區復甦的效果,真正走進當地居民的生活。而充滿未來感的建築設計,不僅如電影般由外而內引起民眾的好奇,也成為阿姆斯特丹吸睛的新地標。

隨著日本各地方大力推廣本土發展,越來越多年輕人回到鄉間開展自己的事業,這些具有特色的店鋪也漸漸扭轉了鄰近城市郊區的荒涼印象。

每項運動都有自己的規則,雖然並非有著法律那樣的強制性,但在當你踏進這個運動的圈子時,你也同時背負起必須主動了解、遵守這些規則的義務。

創辦人藉著具有「好設計」的商品,融入在地特產與文化,創造出顧客與製造者間的交流。D&DEPARTMENT不只是一個供人購物的商店,更是一個呈現當地生活風貌的空間。

住進一所獨立的家,藉由具有溫度的空間、與鄰人的互動,深入體驗當地風俗,也讓旅行成為日常的一部分。

脫離新手階段是每個剛接觸衝浪的人的第一個目標,但對很多人來說,脫離inside區域卻難於上青天。不可否認,不管做甚麼事都需要有持之以恆及面對挫折的毅力,衝浪更是如此。但台灣衝浪運動發展至今,已有許多前輩們的經驗積累,這對初入衝浪界的菜鳥們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