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性別、年齡、族群、身分的桎梏,Vetements在這一季讓所有人都成為伸展台的一部分,突破差異間的藩籬,填補分裂下的嫌隙,重啟團結觀念,Vetements從每個人身上取材,將時尚歸還給所有人。

《FRUiTS》於日前投下停刊的震撼彈。走過二十個年頭,記錄了日本街頭流行史,其停刊不只宣告了紙本刊物的寒冬來臨,更留下深刻的時代反思。

鬼才西裝設計師Thom Browne的時裝發表會通常像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每回都會以不同的方式來傳遞多個概念和想法,唯一不變的重點要素是:一切都是以經典的灰色西裝為基礎。「我覺得沒有什麼必要舉辦一場發表會來展示經典和商業款式。正因為有時裝週的這些瘋狂想法,才能讓我的經典設計一直保持有趣。」專訪Thom Browne親自解讀2016秋冬羊毛系列的設計,以及與The Woolmark Company的合作關係。

在1966年以《冷血》一書一舉成名後,美國作家Truman Capote邁入了人生最富裕、輝煌的階段。1942年他就曾告訴好友Leo Lerman,在他成名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舉辦一場華麗的派對。

「現在資本市場流行快速時尚,大家都想要把一做成一千,這令人沮喪;就算全世界剩下我一個要跟這些集團對抗,我也會堅持做下去。ACRONYM想做的,並不是單品而已,而是設計理念的展現,我要將一千做成一。」

荒木經惟是一位日本最受爭議的情色攝影大師。在Artnet公佈的2015年全球藝術家關鍵字排行中,荒木經惟緊接在Banksy和Andy Warhol之後,高居第三位。

你聽過「會呼吸的衣服」嗎?如同第二層皮膚一般,感應到體溫與汗水時會打開衣服上的皮瓣,為人體進行散熱,也能夠自行關閉的科技布料,透過與人體的互動指引出時裝設計的嶄新方向。

Comme des Garçons總裁Adrian Joffe在接受《Bof》訪問時曾說:「在公司旗下工作數年並了解Comme des Garçons的價值後,川久保玲便問了他們,是否要創自己的牌子…?」

在汰換速度極快的時尚產業之中,有一群挾自身高人氣、高粉絲的部落客正走紅。然而,這些部落客是否就是品牌最理想的曝光方式?又能否傳遞正確的品牌訊息?

身為英國品牌JOSEPH的創意總監,Louise Trotter分享其往返倫敦巴黎的工作行程,最喜歡的靈感來源,以及與三個孩子的生活日常。

曾佔領美國的大街小巷的Polo Ralph Lauren,任何人的衣櫥都可能曾有一件襯衫或是毛衣,如今早已是最能代表美國文化核心的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