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設計雙人組杉田純一與丸山数馬所執行的日本服飾品牌POLIQUANT,開創了機能服飾的新世代。2018 SS的主題是〈FUNCTAGE YOUTH〉,強調機能(Functional)與古著(Vintage)的平衡,將兩個單字造語合一成為本季新主題,也為我們這個世代所追求的意境下了一種全新定義。

你或許沒聽過Six Lee這支香港品牌,但紅遍全球的韓國時裝設計師Juun.J是這麼形容的:「Six Lee的作品風格強烈,我早已開始關注他的品牌。我特別喜歡那些針織內衣,它們優雅而低調。尤其喜歡那件藍色格紋西裝外套,剪裁做工非常漂亮。」

挑副有型又不至於招人怨的太陽眼鏡,變成時髦之必要,精品眼鏡跟日系手工框比較常見,這次主要是想聊幾個巷子內的眼鏡品牌,就連時尚圈裡最難搞的選貨店買手、編輯自己都習慣佩戴。

總有一天,我們都會變成所謂的「熟男」,而WACKO MARIA不管是品牌調性或是單品剪裁,都符合了熟男的需求,如果你已經當膩了乖乖牌,不妨試試WACKO MARIA。

設計師坂部三樹郎表示:「在網路來臨之前,人們覺得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做點不一樣的東西,可以隨心所欲的在龐克或是蘿莉塔造型上,如今很難,因為現在必須變得跟社會一樣。」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究竟如何影響東京這個日本時尚第一重鎮?

這幾年因G-Dragon等名人的高頻率著用,復古老Tee又再度回到世人的關注之中。但若撇開名人加持所帶起的流行趨勢不談,究竟對於資深古著迷而言,怎麼樣才算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好Tee?

日本品牌向來重視商品與設計背後蘊藏的文化價值,但have a good time這支來自中目黑的街頭品牌卻大反其道而行,赤裸裸的展現出「這個時代的根本就沒有文化」的殘酷事實。

日前〈LADY DIOR As Seen By〉展覽巡迴到了台灣站,從法國攝影巨擘Patrick Demarchelier到中國新生代影像翹楚陳漫、瑞士新銳藝術家Olympia Scarry,到這次應邀的台灣藝術家邵亭魁、吳季璁與劉致宏,都用了自己的方式詮釋對LADY DIOR的想像,向經典致意。

英國戴帽子的「頂上文化」不只是貴族,從上流社會至平民人物出席正式隆重的會場,都會依照場合別決定帽子的搭配與款式。尤以黛安娜王妃出席各大場合的80-90年代帽子風光,更是完美演繹帽子在英國的頂上文化。

多層次混搭是他們的著裝日常,大膽嘗試是他們的一貫作法,看東京型人以獨到的審美眼光,演繹深具日式靈魂的街頭時尚。

挾著《下女的誘惑》後的強勁氣勢,金敏喜陸續參演洪常秀的多部作品,以純真卻又邪魅的雙面風格,化身導演鏡頭下的謬思女神,也持續征服了千萬觀眾。

上星期震動全球時尚界的新聞,應該是巴黎時尚概念店colette無預警的,在歡慶20週年後宣布年底歇業。消息宣布後,網路上一片驚嘆聲,各種流言蜚語傳得沸沸揚揚。

「那個時候其實我根本不知道David Bowie是誰?直到我看到他在紐約Radio City Music Hall台上穿著我的衣服。」山本寬齋說道。在造型師高橋靖子的穿針引線下,山本為Bowie的英國巡迴演出打造九個服裝曲目,尤其是最為迷人的Ziggy Stardust,一位雌雄同體的外星搖滾客。

人,是訂製中最迷人的一樣驚喜。台灣品牌if&n的設計總監蔡宜芬,用她時裝設計師的視角,從了解客戶開始,將故事慢慢堆疊起來,讓訂製禮服成為串聯人心的細膩創作。

洪志豪因過去工作歷程的關係而結識了許多從事藝術與設計的朋友,進而產生了想提供一個平台支持創作者專心創作的想法,於是選擇在過去職人精神濃厚的中山路開設了Fukurou Living,一家結合鞋店、畫廊、咖啡廳、服飾店、生活用品、理髮廳等功能的非典型選品店。

自從2015年最後一次在上海時裝周舉辦走秀之後,中國設計師上官喆和他的品牌SANKUANZ就一直在倫敦和巴黎發佈其最新系列,而在從本土走向國際的過程中,上官喆的設計以驚人的速度變得越來越成熟,每一季他都以自己全新的創意向世界展示何為「中國設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