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日飛車、傷心欲絕、大象體操,這些代表台灣新一代樂團的音樂人們,無論他們平時是不是「室內派」,這次,與我們分享了如果必須宅在家14天的「待辦事項」。

日本歌手星野源在Instagram發出了一小段自彈自唱的樂曲——在家跳舞(うちで踊ろう),希望大家能夠發揮創意,利用這一小段音樂無論是跳舞也好、唱歌也好,在社群軟體上一起「找事做」。

《MUSIC MAGAZINE》認為不論台灣或日本,都還沒有充分討論「台灣獨立音樂」內涵與歷史的機會,於是希望藉著這期特輯,思考台灣獨立音樂自1987年解嚴後,過往的脈絡與未來發展。

馬世芳說:雖然許多人習慣用各種標籤來描述巴布狄倫:抗議歌手、1960年代的青年文化代言人、搖滾反叛精神的宗師……,他自己卻從來都拒絕接受這些標籤。他從不做理所當然的音樂,從不刻意討好聽眾,大家總是跟在他後面苦苦追趕。

斷裂、不完整的配樂,在電影中也是一種懸宕的隱喻,例如當維托身負重傷地躺在醫院,保鑣都被警察趕走了,暗殺者正在路上,他的主題曲再度響起,並以不完整的形式形塑陰鬱不祥的氣氛。

我們整理了本週末起即將線上直播的演唱會,這些直播演唱會有些是期間限定,千萬不要只加入待播放清單,時間一到,點開看就對了。

Marc Bolan的穿搭總是極為誇張。很可惜的是,在現今的流行樂界,幾乎沒有戲劇張力十足的穿著了,大部份都是緊身牛仔褲配T恤,外加一頭短髮。

近日許多樂團的巡迴表演都被取消,但是他們開始轉往網路以直播方式,讓樂迷看見更沒有距離的表演。

如同Primavera Sound主辦人Marta Pallarès所說:「樂壇這片遊樂場不該是白人和男性稱霸的地方。」

為了製造前衛的太空氛圍,青峰的演唱會舞台大膽運用巨型藍色冰幕和立體三切割折射光線,營造太空中未知怪奇的高科技色調,帶著觀眾航向不同的星球,觀看各種美麗的星體結晶。

「一堆製作人圍著我,大家在那邊說『妳確定要這樣喔?』」她接著說,專輯的整體音量相對於其它流行音樂有明顯的落差,這像是一種賭博的行為。「我需要有機感,稍微壓大一點就平了,呼吸感就消失。最後的選擇是犧牲音量。」

星野源一直都有對外表示自己從以前就深受細野晴臣音樂的影響,本片也收錄了細野去上星野的廣播節目時的情況,以及兩人終於實現共演夢想的片段。

捕捉到The Clash樂團貝斯手Paul Simonon因為台下一票毫無反應的觀眾被惹怒、憤而狂砸貝斯瞬間的攝影師Pennie Smith,都沒想到這張成為專輯封面的照片,竟會是搖滾歷史最具里程碑意義的圖像代表之一

玩弄〈死男孩〉後,白目樂隊隨即昇華成心靈導師,雙手合十唱著「阿彌陀佛」,宣揚耍廢入世哲學。去年端出全新EP《史霹靂秋龐克》,提倡「靈性龐克」思想,收起尖銳刺耳態度,反而以靜如止水的身心靈狀態揉合暴烈龐克後取得巧妙平衡——當世界運轉越快,追不上眾人腳步時,不如躺在床上耍廢,做自己的〈靈性偶像〉。

我這才知道, 老派音樂沒有死亡,它只是變成了刻在身體裡的基因,不需要每天攝取,但樂音響起時,每個人都將歡唱。

《剪刀手愛德華》的配樂家丹尼葉夫曼曾說:「我只想找有趣的人合作,我只在乎能放任我天馬行空的東西。我想要的是發表作品的機會,至於是電影還是唱片,對我來說就沒那麼重要了。」

在牛津字典將Silent Disco納入時,輿論質疑著為何現代人要在派對的場合裡戴著自己的耳機、斷絕與世界的往來,現代人的情感交流為何如此封閉呢?別鬧了——你看柏林techno club的舞池也一堆人在自己跳自己,想情感流動的到廁所或是secert room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