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金音獎公佈了典禮的主視覺與形象影片,並邀請「見本生物」的盧翊軒以「雕塑與音頻」作為核心設計概念,並巧妙的將音樂家與雕塑家雕琢藝術的精神相互比你,呈現出極具實驗性的視覺風貌。

在這段期間,大象體操貝斯手張凱婷則發起了名為《Art from Home, Love from Us》的計畫,並攜手音樂企劃的溫床——子皿、見本生物等,共同策展出線上藝術創作展覽暨義賣活動。

若舞台表演是運動競技,那MIKIKO先生就是Perfume最好的教練,從廣島演藝學校的小舞台起步,站上東京武道館、東京巨蛋,但只差一步,就能站上全世界都會看到有如拿到金牌的奧運大舞台。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裏挑一」,這是我對黃宣的註解,但要說他是我最喜歡的歌手嗎?我也不清楚。

在德布西的交響詩作品《大海》封面,便採用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裏》的一部分海浪,雖然並沒有明說採用,但比對上下圖之後可以明顯發現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說是一模一樣。

雖然,聆聽的範圍很廣,李權哲還是看不慣很多潮流,他認為換一個比較委婉的說法來講看不爽,其實就是永遠都需要衝擊,「永遠都需要衝突跟衝擊,那才會有好玩跟新的事情發生,我覺得。」

距離上一次現場演出可能是好幾個月甚至是一年以前,那些好久不見的音樂祭、樂團與主辦單位們,大家現在正做些什麼呢?

對當時的片山凉太來說,先餵飽肚子比起夢想來得重要許多。於是,他一邊從事房地產買賣、一邊創作。2018年,光合作用單曲計畫裡的〈逃呀逃呀〉,讓許多喜歡地下樂的朋友認識了片山凉太。

「我只能說如果你是喜歡deca joins才喜歡溫室雜草,我們只會不斷地讓你更加失望。雖然不能成為surf rock,但我們正筆直地往某個方向走,反正不會是你們覺得該去的地方。」

deca joins仍然維持各自的生活規律。大爆繼續練練鼓、耍耍廢;敬儒埋首繪畫和音樂創作;尚樺總算搬了新家,為自己打造舒適的工作環境。與此同時,《臥室》Official Video於幾週前上架了,同步發行的《鳥鳥鳥》彩膠頃刻間被搶購一空。

據《Billboard》報導表示,這座Global Music Vault將採用「未來式數位存庫」來保存重要的音樂,從Beatles作品到澳大利亞原住民音樂,都是其將收錄的內容。

多年後,〈詹姆士龐德主題曲〉不僅從未過時,更持續存在及影響續作的配樂及主題歌曲調性,它的地位就和那句簽名標語「龐德,詹姆士龐德」一樣無可取代。然而作曲家與編曲家的功勞誰大,卻也引發爭議,究竟哪位配樂家最配戴上這頂桂冠呢?

擁有多重身份,他是馬念先,出道20餘年,時不時總會聽見他的新作出爐,直到五月底推出《Mama Jeans and Daddy Shoes》,大家才訝異道:原來這是他的首張個人專輯啊!

聲音漫步是結合步行與聽覺的練習,取代純粹以視覺觀察世界,專注聆聽環境裡的各種情景。聲音漫步沒有任何時空背景限制,可以在家中、街道、市區或大自然裡進行,可以踽踽獨行,也可以結伴成群。

日前,落日飛車二度翻唱,繼2019年改編〈我是一隻魚〉,今又重新詮釋黃品源的國民情歌〈小薇〉。如他們,不少獨立音樂人都曾交出優質的改編作,有些對自己格外重要的作品致敬,有些則與原創者攜手合作⋯⋯,以下,我們就精選10首近年的跨世代翻唱作品。

Billie Eilish身為史上首位最年輕的大滿貫歌手。若真的要講述她的豐功偉業大概說三天三夜都說不完,關於她出道的故事大家可能也已滾瓜爛熟,但這幾件關於Billie Eilish的小秘密,你知道嗎?

如果你在剪頭髮、翻雜誌、用舒緩的語氣說話,又或者看別人安靜作畫時有過這樣的體驗,很可能你已經體驗過ASMR了。

時至今日,這些歌曲仍是KTV必點的金曲,而今回,就讓我們喚醒大家塵封已久的記憶,盤點幾首經典的華語男女對唱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