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插畫家NIN有許多不同以往的嘗試與呈現,像是漫畫的連載或文字的創作,不免也令人好奇,究竟到目前為止的人生經歷與創作歷程。

貓床KATRIS Nest能讓貓咪在上面大抓特抓,甚至因為有100多道波浪側壁,只需牠輕輕翻轉,背上的難搔之處就能輕易獲得解決的爽快感。

經過將近半年的漫長等待,日本官方也終於在近日公開了多達20張的藝術海報,並於即日起至2月16日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舉辦一場盛大的原版海報展覽。

「每個人心中也有一間理想的「店舖」,而『黑地』就是屬於我的店舖。」黑店創始人阿鵬這麼敘述著。

Bleu de Chauffe,為法國工裝的代表精神,以簡單、耐用為核心宗旨,並符合實用及傳統工藝的實踐。

學設計的女性並不比男性少,然而在就業時,女性卻寧願從事更安全穩定的工作。觀察到這個現象,來自瑞典的Linn Fritz決定與兩位朋友共同成立推廣設計平權的網路平台「PUN▽NIMATION」。

相較於同時代風光耀眼的設計「明星」們,仲條的工作開始受到注目要等到進入80年代後。他的設計在90年代後特別受到年輕世代的支持,甚至被稱為「仲條風格」發揮了強烈的影響力。

溫潤的選物與清透的空間傳遞宅jài風格生活的溫度,其提倡的閒適自在於此展露無疑,無論是挽起袖子在中島廚房前忙進忙出,還是在日式禪風區好好享受陽光的洗禮,一切都顯得那樣地悠閒自在。

起床、著衣、趕車上班、努力工作一天,帶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這樣的日復一日我們一週需要上演五次。如果說,家中能有一個光看就讓人放鬆的場域,休息時也一定更能獲得能量的緩解吧。今回,我們便以傢俱名產地——北海道旭川為題,展開了一系列的椅子選品。

「我的想法是,如果有文字,就希望讀者去閱讀。大量運用裝飾性的歐文或者格線等,都是可有可無的手法。」

面對這種消費型社會抱持疑問的堤清二號令要「確保消費者的自由與自立」,而無印良品便是在這種概念下誕生的。一般品牌在販賣時,會很注重外在包裝或行銷宣傳,但無印良品卻省略了這一切。跟美國傳過來的流行名牌完全不同,無印良品反其道而行,反而在當時引起世間注目。

他參考了查克莫這種古老而神聖的姿勢,製成一系列斜躺人像的作品。這些斜躺的人,不若傳統雕塑那樣像真人般栩栩如生,而是擷取了人像的輪廓:那個立體形狀看起來,與人像相似。這些雕塑是摩爾邁向成名之路的里程碑。

正當筆者以為熊谷隆志準備高談屋內裝修風格,是如何受到印地安民族工藝品抑或聖塔非房屋裝飾影響時,只見他緩緩將唱針移到轉動的黑膠唱片上,藍調搖滾樂、90's嘻哈樂、爵士樂開始在空間中交錯,他翹著腳坐在從法國巴黎跳蚤市場淘回的古董毛皮躺椅,寫意地說著——「舒服」,是他對此空間擺設唯一的標準。

透過這款遊戲,小島想要傳達給玩家的想法,就是「現實世界其實也是這樣的」,當你走出家門,看到外面有一條馬路,那條馬路同樣是由其他人建造出來的,而每個人其實隨時隨地都透過了類似這樣的狀況相互交織,彼此息息相關,《死亡擱淺》正是想透過這樣的方式告訴大家,其實我們並不孤單。

享受旅行、美食與設計,簡單來說就是讓雙眼與身心靈都浸淫在「美」的事物中,而傳統與現代究竟相容與否,里山十帖便是驗證美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最佳範例。

皆川明的創作來自於對日常生活的觀察,他以鉛筆描繪的方式捕捉有所「感受」的時刻,將自然元素融入圖像與織品當中,對他而言,圖樣就像語言,富含故事與想像力。

有一派極端的主張說,最好的平面是未經印刷的平面。這種主張不算是錯的。面對一片空白的平面,我們可以做兩件事:賦予生命並活化它,或者破壞它。

即將以台北為首站舉行的「全球城市玩色計劃」的幕後推手是台灣新生代策展公司滴鴞實業,他們主動向PANTONE提案,邀請PANTONE為台北挑選代表的顏色,並就此推出一系列以城市色彩為主題的藝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