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年代期間,行為藝術之母-瑪莉娜屢次在表演中加劇自己使用身體的程度,他用行為實驗逼迫觀眾直視自己當下的恐懼、盲目與興奮,直到情況失控。

你曾想過與狗狗一起生活,是什麼樣的模樣嗎?對於有養狗的人來說,可能一時之間可以說出100種可能:狗狗好笑的表情、惹人生氣的壞習慣、討拍撒嬌的萌樣、或無時不刻都貪吃的臉。最受矚目的空氣感攝影師-濱田英明在台首場以「與狗狗一起生活」為主題的個展〈ONE DAY〉即將開催

「我的興趣就是打破禁忌,做一些帶給別人困擾的事」-空山基。今年5月,空山基首度來到台北舉辦台灣首次個展《空山基の械慾論》,我們也趁著這個機會與這位日本當代藝術狂人,談談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兩年前隨著米蘭世博會同步開幕的Prada基金會米蘭展館和威尼斯展館轟動一時,在這幾年的展演規畫下,推動各種當代藝術的實驗,讓世界看見品牌對於推動文化藝術的熱忱。去年12月,基金會於米蘭市區又另闢一精巧的展覽場地,期待與眾人分享影像創作研究的歷程。

在台北生活久了,常覺得台北無聊,要看的展、參加的活動、相約的人總是那些,圈子裡也一直是那樣子,總是做相同的事,或許在同一個地方待得太久,已經固定了一個看事情的角度,自然而然也就無聊了。一起鬼混之後,與藤井智也(Tomoya Fujii)的談話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看待台北的角度。

藝術迷們引頸期待,倫敦泰特美術館 ( Tate Britain ) 日前舉辦了英國國寶藝術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回顧展。梳理霍克尼近60年來的創作脈絡,帶觀者一次飽覽這位活到老學到老的藝術大師豐沛的創作能量。

Andy Warhol毫不避諱地承認,「錢」之於他是最重要的人生追求。他不造作,不假裝清高,他說賺錢是一種藝術,工作是一種藝術,而賺錢的商業是最棒的藝術。而他的每項作品,無一不是一門好藝術/好生意。

香港的80後藝術家 Adrian Wong以實驗方法論為基礎,透過裝置、影像和雕塑等作品探索各類主題及自身與環境間的複雜關係,他的個人展覽「縱虎歸山」將於周一於中環 chi art space 開幕。

拼貼藝術是利用不同顏色、形狀與角度的材質來做創作的一種表現方式,立體派、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等流派都曾以其為手法來呈現作品,對現代藝術創作也具有極深的影響。

Jean-Michel Basquiat是80年代紐約傳奇的藝術家,他的塗鴉創作更是眾多品牌的靈感來源,大膽的作品風格和鮮豔的色彩,讓一般人也難以忽視,其罕見而不易理解的特質,讓Basquiat在未成年就已成名。

旅英插畫家8la88在他的旅居生活中記錄下了許多不同的城市與藝術觀察,並挖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驚喜,並留下專屬自己的記憶地圖。

在台灣,人人都想要自由,卻總是用自己的意志去界定自由是什麼。到最後形成一個又一個山頭,互看不順眼。這並非政府或法律、甚至社會給予的限制,通常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欣賞及購買藝術品不需要金山銀山,也不需要是專業的收藏家,在Affordable Art Fair,讓你不只是親近,更能夠購買藝術品。

你知道台灣有一位很會拍照的郵差先生嗎?透過持續不斷地用影像記錄台灣,郵差李翔正在持續地以自己的方式為台灣盡一己之力。

刺青藝術之美,來自於每個人不同的生活感受。我們都需要抱持著開放的心胸,無論喜歡與否,去尊重每個人的差異性。畢竟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才是這個世界之所以美妙之處。

以創意為名成為一種流行,文創儼然已成為一種陳腔濫調,這讓人不由地思考,到底真正有趣的藝術市集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