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前的膠囊旅館給人一種平價低廉的感覺,一直都是商務人仕因為趕不上尾班車才會考慮的選擇。隨著旅遊觀光事業轉向更個人化的年代,針對年輕單人旅客的簡易旅館在日本各地湧現而且每每充滿現代設計感並擁有不同的觀光主題,而開設在傳統觀光地點──淺草的「BUNKA HOSTEL TOKYO」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近幾年國際精品大舉入侵市井小民的各個生活層面,先是將街頭直接變成伸展台,再來跨入文青領域,「生活」才是時尚觸角最想觸及的領域。「本週細節」要介紹你來體驗五星飯店的Givenchy Spa、收藏Gucci家飾系列、看看Calvin Klein和The XX聯名的音樂MV、聽聽Loewe的聲音。

位在大稻埕民樂街的選物店「地衣荒物 Earthing Way」,因專注推廣「俗民」生活工藝美學,再加上店名散發的神秘感,成立僅半年內,便成為工藝愛好者口耳相傳的探訪聖地。

碧山是中國安徽南部的一個小聚落,隨著人口外移,村子裡留守的幾乎全是老弱婦孺一類。但自從中國最重要獨立書店之一的「先鋒書局」到來,碧山竟成為安徽新興的觀光景點。

洪志豪因過去工作歷程的關係而結識了許多從事藝術與設計的朋友,進而產生了想提供一個平台支持創作者專心創作的想法,於是選擇在過去職人精神濃厚的中山路開設了Fukurou Living,一家結合鞋店、畫廊、咖啡廳、服飾店、生活用品、理髮廳等功能的非典型選品店。

dieci的店主田丸先生一年到北歐四次左右,與太太親自挑選作品:「如果欣賞哪個品牌、哪位作家,我一定要親自去拜訪他,進行深入了解、溝通,並買回家實際上在家裡使用,慢慢培養情感後,才會進到採購、進貨步驟。雖然網路盛行的時代,顯得有點老派,不過我覺得這些真實的接觸才是最重要的。」

桃園向來給人無聊的工業之城印象,也甚少成為觀光旅遊的首選地點,而你不知道的是,其實在這樣的既定形象之外,桃園還深藏著鮮少為人所知的街角風景。

儘管這個世界好像是只要有錢甚麼都可以拿到手,不過Free Paper這樣的載體,如果沒有親自到刊物上架的地方尋找,或是看不懂日文的人,往往就只能望塵莫及,今年4月15日出版的《BEEK》特輯「鶴と亀」,一看照片風格就讓人猜想到:該不會是那個鶴與龜吧?果然,真相就是如此。

歷經十年的翻新,「法國國家圖書館」(La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結合傳統與現代,帶來全新的氣象,美麗的書香空間令人流連忘返。

今年5月甫剛啟航的日本「四季島號列車」,讓旅人們在媲美五星級旅館的客艙內飽覽日本東北風光之餘,也能享受居住在火車上的寫意人生。

電影《海鷗食堂》帶動一波流行,紛紛拍攝以料理發揮重要功用為主題的電影,小林聰美飾演的幸惠在芬蘭開了一家食堂,日本女性綠(片桐入飾演)來到這裡工作。這部電影以這家食堂為中心,敘述幾位日本女性與芬蘭人之間的小故事。

兩年前隨著米蘭世博會同步開幕的Prada基金會米蘭展館和威尼斯展館轟動一時,在這幾年的展演規畫下,推動各種當代藝術的實驗,讓世界看見品牌對於推動文化藝術的熱忱。去年12月,基金會於米蘭市區又另闢一精巧的展覽場地,期待與眾人分享影像創作研究的歷程。

這兩年,在奧地利維也納的南火車站附近,出現一個潮人聚集之處。站在這建築物的大門前,直覺這大概是棟網路公司的辦公大樓吧,但門口又寫著「URBAN STAY」,都會停腳處。原來這就是曾被《Wallpaper》選為全球最佳商務酒店之一的Hotel Daniel。

如果說釀梅酒在日本多半是由婆婆媽媽全權統籌,那麼男子派梅酒會是什麼樣子?從男生的角度來看梅酒,甚至是釀梅酒,應該有很有趣的吧?憑著這一絲好奇,作者來到了松江路靠近行天宮的地方,一家位於市中心卻很安靜的所在,一家一週只開四天、總是買不到甜點的店——時常在這裡。

世界上有少數幾種花是香料,如香菜花,食用歷史非常悠久,古今中外的食譜書,都能瞧見它的芳蹤,獨特的味道讓人不是極端喜愛,就是非常厭惡,壁壘分明得沒有中間地帶。然而,大部分的花既不是香料,也不是主要食材,某種程度是自成一格的存在。

對於喜愛威士忌的品酩人士,即便家中小酌,盛裝酒飲的杯器乃至增添爽順口感的冰塊,皆須一一講究,品酒的真正要領在於由細節堆砌而成的有質氛圍。鍾情威士忌的褚玉龍研發出「極地冰盒」系列,讓眾人透過簡易步驟便可自製彷若透明玻璃珠般、晶瑩剔透的純粹冰球,其中不含雜質、維持一定速度漸融的優點,不僅降低威士忌的刺激口感,同時柔和地帶出濃醇美酒迷人的風味。

先行一車,師大巷弄裡一間有在賣黑膠的唱片行。那裡有著自成一格的迷人魅力,讓你沒事來坐一下,路過來聊個天,有空來喝一杯。至於那個迷人之處,多少總會有個緣由,二手黑膠挖寶好去處?地下室發出的即興音樂?大夥手上的那杯酒?似是,而非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