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在紅野畫廊展出外,陳漢聲也與台北酒吧「Bar Pine 松」攜手合作,於店內規劃了一場小型體驗展。

冷冷的天氣,喝一口濃郁湯頭就從頭暖到腳底,今天就想和大家分享台北7間超人氣的石頭火鍋,網羅老字號到新品牌,快把名單收起來,下班、假日就和朋友約起來。

防疫期間如何讓用餐過程更加舒心、放鬆,慵懶中又帶點優雅的生活方式,是吃貨們接下來很值得思考的一件事。

羅馬人在正餐之後,喜歡繼續喝酒、喧鬧,進行「第二輪酒」活動,意為「快樂的移動」,並經常伴隨賭博及遊戲。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宮廷對叉子並不陌生,其時已有宮廷婦女使用叉子取食,不過因為性別認同的問題,他終其一生,無論麵包或各式菜餚,皆以手取食。

各位懶人好朋友們,歡迎入坑。這裡邀請10位懶人好朋友的好朋友——乾拌麵,來為大家介紹自己好吃到讓人欲罷不能的回購原因,宅在家最痛恨的,莫過於「麵到餓時方恨少」囉。

啵一聲打開的濕紙巾,以籃為單位的酒瓶計算,此起彼落的喊拳聲......,沒一刻安靜的熱炒店、海產攤,我把它倆歸類在同一屬性,差別是有無海洋生物在魚缸裡呼吸。

很多人習慣將買回來的雞蛋,從蛋盒中取出並移至蛋架上保存,不過日本蛋農高野昌典先生卻表示,這麼做其實是錯誤的方式。

咖啡領導品牌Nespresso不只把咖啡膠囊殼玩成原子筆和腳踏車,今年更與台大農學院合作,利用回收咖啡渣幫台灣種出鮮甜蔬果。從此,喝咖啡不只是生活風格的展演,更是永續發展的動力。

為慶祝吉卜力公園即將開園,日本一家連鎖居酒屋特別以吉卜力動漫美食為主題推出有趣的「再現菜單」,吃完不會變成豬就是了。

以米做為原料的日本酒,和同樣以米完原料的壽司是天作之合。而從冷酒、常溫、介於常溫與熱燗間的微溫燗,到熱燗不同溫度帶的靈活運用,更可以讓吃壽司的樂趣此起彼伏。

近年來隨著露營、野炊的戶外潮興起,一款美式多功能的披薩烤肉爐,更適合戶外咖好好享野營之樂。來自台灣的OvenPlus,盼能把環保健康的精神,帶給全球喜愛BBQ的消費者。

魚販最想要的不是好客人,而是一直來的老客人,教育一名老客人得從新客人開始。魚販一定會介紹最好煮的魚,鮭魚鱈魚吳郭魚,他如果推新手虱目魚,他生意一定很差,誰第一次煮魚想被油爆炸翻?

在地中海或南歐,這等食材不但極其美味,同時千金難求,許多深諳風味之美的饕餮,捨魚子醬或生蠔而不惜重金想要一嚐的珍味。

對The Tavernist來說,「經典」就是原味。不只將食物原味玩成摩登創意料理,還選用「DEGLON牛排刀─經典原木把」作為餐刀,滿足饕客對於美味與質感的追求。

「全球化」這個詞在這顯得既諷刺又滑稽,不相信?來看看巴爾幹半島居民的每日基本飲食,你認得、吃過的會有多少?

吃蟹非常講究時令,在華人世界中,每每入秋,最令饕客們摩拳擦掌的,莫過於陽澄湖的大閘蟹了。

知名生活風格家顏宏叡(Ray)認為,生活質感的建立,在於個人對美的感受和堅持,以及理解自己的需求。好比享受一塊牛排時,不只講究餐酒,也注重餐具美學:「選用一把鋒利順手,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完美肉質,收納起來又賞心悅目的刀,再好不過。」

為講究鮮度,攤商在販售時,總以完整全魚樣貌以昭公信,並多在紙板上特意以粗黑的簽字筆寫上斗大的「那個魚」三字,深怕來往人們不識他的廬山真面目。

值得玩味的是,相對於當代生活中最常見的工業拉格啤酒,被塑造為較「精緻」的精釀啤酒,然而,具有一致性、澄澈透明特質的拉格啤酒,就必定屬於「缺乏靈魂」的一方嗎?

家家其實都有一位「葉問」,為了每個人對於不同料理的嗜好,不論是中西風味、濃淡鹹甜,這位料理高手都要能夠熟稔地「見招拆招」。想要快速打通烹飪美食的任督二脈,就需要一個擅長精巧調理食材的食林高手。

Hans Lienesch強調,為了公平性,他烹調泡麵的步驟與手法完全依照包裝上的指示進行料理,且不會額外添加食材與調味料。

無論是健身或是正在飲食控制的讀者們,都可依造自身需求調配夏威夷丼飯的食材,可說是低負擔又健康。以下整理了8間台北十分有特色的夏威夷丼飯店家,想試試看的讀者趕快筆記下來吧。

伴隨著台灣具有飲用咖啡習慣之人口的逐步增長,享用單一產地豆種、細品其嗅覺與味覺層次的客群正明顯地與日俱增,與民眾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的便利商店也感受到了這股風潮,逐漸向精品趨勢靠攏,推出細選烘焙的單品咖啡。趁著即將到來的10/01國際咖啡日,就來讓大眾深入瞭解單品咖啡的箇中奧妙。

逆向在這個顏值世代,我喜歡那些看起來像黑道的食物,不是很聰明。還好,有大盤子裝小盤子這一招,救了我。

乍聽之下似乎有點難以想像,如此東方口味的醬料,到底要如何融入義大利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