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三國時代」作為主題的漫畫,勢必仍會在日後不斷推出。而就目前來說,不知道在如今已為數眾多的三國漫畫中,你最喜歡的,又會是其中的哪一部呢?

在這些由電影導演所拍攝的MV裡,偶爾也會有些作品,可以讓我們窺見他們特有的視覺風格,甚至是與他們的電影有著相似的概念。

從預告看起來,《靜_E》給人的感覺像是一部節奏快速的科幻動作片,將重點放在靜_E覺醒之後,與邪惡企業展開的一連串戰鬥過程。但事實上,《靜_E》的動作戲幾乎僅集中在開頭5分鐘與最後的20分鐘內,其餘大多數的時間,則是將焦點集中在姜受延飾演的女兒一角

浦澤曾一度表示,他的目標是想「畫出就算是配角,也要讓所有人看起來都是主角的故事」。而這樣的概念,正是受到史蒂芬金的小說影響。例如不同角色抽菸時,會用怎樣的方式拿菸與熄菸等這類細節,亦同樣在他的考量之內。

每當我跟別人說起自己並不怎麼喜歡這部作品時,總會迎來一副瞪大雙眼的驚訝模樣,彷彿這世上的所有人,都應該對這部漫畫死心蹋地似的。那部漫畫,就是井上雄彥的《灌籃高手》(SLAM DUNK)。

就荒木自己表示,雖然《JoJo的奇妙冒險》時常被人視為非王道作品,但在他的心中,則是一直將這部漫畫視為再正統不過的王道之作。

《爆漫王》大幅揭露了一般讀者未必清楚的《週刊少年Jump》幕後運作生態,從刊物的讀者評分機制,到作者與編輯之間如何針對不同狀況來設計吸引讀者的情節安排,都帶給人一種直擊幕後的樂趣。

隨著我們讀到《鏈鋸人》第一部的最後,也會發現故事中不論好壞,那種種慾念的核心,其實全是來自人們對於孤獨的疲憊與畏懼。

深作欣二之所以決定把《大逃殺》拍成電影,是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政府曾徵召學生支援戰事。在一場猛烈炮擊後,包括他在內的倖存者們,被迫清理了大量支離破碎的屍體,其中還包含了同學們的殘肢斷幹。

人類最大的優點,就是內心具有餘裕,所以這才能與其它生物建立起一些情感上的關係。把那樣的餘裕運用在正確的地方,讓人類與其它生物並非競爭生存的敵人,或許才是《寄生獸》這則故事最想強調的部份吧。

那個看似掌控了過去與未來的所有發展,但偶爾也會由於其他人物出乎意料的舉動,就此難以確定未來的「比利蝙蝠」,其實不就是置身於故事之外,理應可以控制一切發展的作者——浦澤直樹本人嗎?

這8部漫畫,應該能為你的夜晚增添一些令人不安的氣息,讓你總覺得在房間的陰影之中、睡前刷牙的鏡子角落,又或者是手機模糊不清的螢幕反射裡,肯定躲藏著什麼東西……

我們一頁一頁讀著「富江」系列之際,其實內心也隱約清楚,像是書中那些為富江而瘋狂的人們,其實大有可能正是某一段時期的我們自己,為了各自不同的人、事、物陷入執迷,最終則在好不容易脫離以後,餘悸卻也始終猶存。

對於倪匡的讀者來說,他的離世或許就與衛斯理一樣,其實指的是「離開」這個「世界」,前往我們未知的領域探險而去。

萬次那副幾乎怎麼砍都砍不死的身體,其實就像是王道漫畫中怎麼挨揍也不放棄的主角,與其說是比反派強悍,更像是靠著比對手耐打,才取得勝利的熱血安排。

當手塚治虫之子手塚真與他們會談時,不僅當場答應了這項改編計畫,同時更直接表示,既然要做就不如做得徹底一點。

然而,正當你猜想《章魚P的原罪》接下來可能會像《哆啦A夢》那樣,以單元劇方式來描繪章魚P如何藉由各種道具幫助靜香時,便會在才不過第一話結尾之處,迎來意想不到的轉折,讓人看見原本可以為人帶來歡樂的道具,將會被怎麼使用在另一種叫人內心凍結的方式。

拋開你對BL的既有觀感或想像,然後放鬆心情地欣賞《櫻桃魔法》,你便會發現,這部作品想要說的東西,確實就與過去那些經典愛情喜劇一樣,無論你的性別或性向為何,也都能從中獲得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