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ko Leung的作品看似延續了日系的柔軟優美,但骨子裡承襲了安荷芬設計學院實驗性的不安因子,透過不同的漆面層疊,在陶作的細節中創造層多種層次。

電力服務的精進並非一朝一夕完成,特別是現在家家戶戶幾乎都有電,很多作業持續在後端完善,卻無法看到成效,那麼現在的台電還能帶給民眾什麼價值?民眾跟台電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

茂生米糧的原點林茂生這個人,他不是返鄉的青農,也不是種田世家,而是一個告訴我們好吃是基本,「吃好」則需要花點心思的人。

「從那時開始有個感觸,我不用想如何經營作品,產出的過程對我來說,本身就是有意義的,也不須特別再賦予什麼。」

即將在明年一月舉行的《吉卜力動畫手稿展》將一次展出吉卜力工作室歷年代表動畫,還有兩大導演在吉卜力工作室尚未成立前參與創作的作品,全展共計約1400幅真跡手稿,讓粉絲們從中一探吉卜力動畫的誕生過程。

一般常見燙金被印物多是日常可見的紙張,而海流設計的「箔樣」樣書則是在特殊紙張上進行實驗,將材質的特色風味如實呈現。

地方環境美感說明會舉辦之前,團隊預想應不會有多少人參加,結果最後參加者竟有50幾人!原來在地人比團隊想像得更在意環境色彩,各自都有見解。

荷蘭插畫家Hilde Atalanta長期關注社會問題,作品多著墨於多元性別,最近更推出了一本關於「女性陰部」的插畫集,試圖打破性器官在普世價值裡「既純潔又粉紅」的想像。

前作推出期間,迷走工作坊曾經到西門町訪問年輕人,40個樣本中,只有兩人知道空襲事件。過去的教育體制造成認知錯誤,如能透過遊戲的軟性,不帶教條地給予啟發,那會是個成功的歷史教育。

繼《一張名片:隨身活版印刷機》之後,一間印刷行這次以造紙術為概念,將傳統造紙機器微型化,打造在家中就可一人使用的《造紙機》。

臺灣原生國產紙「維納斯美術紙」問世11年首次躍升主角的展出,從一本打破傳統紙樣框架的紙樣書《維納斯美術紙全紙樣》開始說起。

「五年前真正讓我們開始設計CubeeWood的關鍵,是客人留言在粉絲頁的一句話:『沒有自己的設計,算什麼品牌?』」

「跟不同人一起工作反而是種鼓舞, 證明台灣品牌並沒有比較差,只是缺乏舞台、不擅運用資源。」

ZOODY一名是「如地」的音譯,取自設計師Mia旅遊時無意抽到詩籤上提的「心寬如地」一詞。

談到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都是無印良品的幕後推手,但很多人不知道,若他不當設計師,最想做的職業竟然是廚師。

一年比一年盛大,不斷推陳出新的倫敦設計節是秋天的重頭戲,與剛結束的法國M&O PARIS相比,倫敦這座城市更具活力與創新,歡迎各種怪奇想法,無所畏懼。

曾為田馥甄拍攝《日常》專輯封面的攝影師Maria Svarbova亞洲首展將10月20日在台北花博流行館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