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受旅行、美食與設計,簡單來說就是讓雙眼與身心靈都浸淫在「美」的事物中,而傳統與現代究竟相容與否,里山十帖便是驗證美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最佳範例。

勤美術館於年初開始進行轉型工程整備,預計三年後將隈研吾大師的設計完工落成;但美術館在這段期間並不停工,而是展開了史無前例的革新計畫「工家美術館」。

源源鋼藝開發的「Bendong便當組」究竟為何能引起如此廣大的迴響?在看似極簡的外觀中,又隱藏了多少貼心的細節與設計呢?

曾志偉回憶起年幼時,曾於帛琉群島的生活經驗,以及每年會有半數時間前往峇里島森林裡,進行一種近似閉關式的創作、生活的同時,不禁令人聯想到常年居住於法羅島進行電影創作的瑞典導演英格瑪柏格曼,也許暫時的抽身,或對華麗繽紛的生活保持一定觀看距離的生活方式,都可能是促使創作思路更為清晰的一種過程。

日前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展開的燈光藝術季「Fjord Oslo」將海濱廊道變身成為向大眾開放的大型戶外燈光展覽,在抽象 、充滿詩意的藝術作品妝點下,帶領大家進入這座冰雪王國,重新認識大自然及環境。

一直很好奇為什麼這座舊倉庫不多開幾個開口引進光線,讓室內採光更佳?原來,「當所有的商店都結束營業時,建築物也將回歸原來的樣子」這個條件,也是這次的設計主張之一。

韓國當紅通訊軟體Kakao Talk與nendo合作推出了「Kakao Friends Homekit」智能家電產品系列。

「我以前覺得蝴蝶凳是最棒的日本設計,但看到廣島椅後,它就超越了蝴蝶凳、成為我心中的日本第一。我想:『一定要有人把這把椅子帶到國際市場上』。」

作為各大品牌的愛用設計師,要如何不在眾多合作案中迷失又保有自己的個人特質?聶永真選擇持續前進、摸索。

建築作為對應外在條件的人為構造物,是一種物質性的語彙,但在物質之上,人們也會追求心靈歸屬感,因此需要相應的工作或者生活空間;或在閒暇度假之際,追求避世療癒的庇護之所。

全台首間THOM BROWNE期間限定概念店開幕!這次更由THOM BROWNE總部精選了五套近年的精采秀服,從2014秋冬誇張的蓬袖剪裁、2016秋冬錯視手法與解構性的西裝外套洋裝、2017秋冬由1342顆毛呢鈕扣及45片羊毛呢布塊拼接而成的特大號雙排扣西裝、到2018春夏以蕾絲與羽絨巧妙融合的全新概念西裝,都能一次飽覽。

從閱讀出發,重新探索風城的風土民情。讓新竹的生活不再只圍繞著購物中心,而是用文化建構出理想中的城市藍圖,一步步引著旅人、在地人認識這片九降風吹拂的土地。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在2019年來到了第四屆,而有一位台灣藝術家,默默地從正式開辦前就與藝術祭結緣,參與了每一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展出,他是林舜龍,今年的新作《跨越國境・波》在小豆島展出,以超過4000根竹子打造成彷彿海膽的外型,呼應今年藝術祭的「海洋生物」主題。

文化資產的保存,陳列型的眷村博物館並非唯一選項,有時留下空間格局、留下脈絡,人會自然的讓回憶、讓想像進入空間中,文化會用另一種方式活在當代中。

2018年木下孝浩離開《POPEYE》,讓不少粉絲心碎滿地,但他隨後加入UNIQLO負責品牌創意行銷,也讓人們紛紛好奇他將會為品牌帶來什麼轉變,而這本《Lifewear》雜誌更讓大家期待滿滿。

「6月9日那天從新聞與網路上看到香港的人們為了自由理念而走上街頭,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身在台灣的人更能理解到這一點,身為一個設計人我更應該回應社會的脈動,當下我便想為他們打個氣。」

池田亮司以科技為媒介創造沈浸式環境,藉物理現象背後的數學結構帶出宇宙宏大的隱喻,建立「去人類中心」觀點,為觀眾開啟新的感受方式。

「關於Fugu椅,從我畫下草稿開始,到現在已經超過了十年,這十年來我一直保存著它,每當我看到這張草圖時,心中都會有一個很篤定的念頭,認為我有一天一定會把它做出來,即便當初為什麼會畫下這張椅子、在哪裡畫的,我都已經不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