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我們就找出了幾家提供不同相機選擇的街角店舖,它們的構造原理相似,觀景窗的捕捉卻千變萬化,在這人人皆可成以影像紀錄生活的時代,你又是哪種攝影人?

今回,就讓我們跟著古道具店Delicate antique/香色Xinag Se主理人Jin的腳步,一同探訪台北這座城市裡的各個角落。

溫潤的選物與清透的空間傳遞宅jài風格生活的溫度,其提倡的閒適自在於此展露無疑,無論是挽起袖子在中島廚房前忙進忙出,還是在日式禪風區好好享受陽光的洗禮,一切都顯得那樣地悠閒自在。

Soba Shinn以日本職人的精神提供給顧客精緻的食麵體驗,從口味研發到溫泉蛋的挑選都不容疏失;用餐氛圍上則以裝潢及音樂營造美式風格的輕鬆氛圍,希望能讓顧客在忙亂的生活中,以一餐的時間好好撫慰自己疲憊的身心。

隱身在文昌街紅磚老房二樓,Congrats Café位於屋棟間隔路徑中的入口,活像個冒險通道。

從黑膠唱片、卡帶、CD再到MP3與數位串流,音樂播放的媒介始終在時代尖端疾走,然而不管流行如何更替,音樂與情感的交集卻未曾遠離。

為了翻轉人們對另類音樂空間的陌生與畏懼,Basement Café捨棄酒吧的昏暗調調,這裡的氛圍更像客人下班後舒壓充電的角落,有著遊走家中客廳般的自在。

「想像四、五十年後,世界僅剩下虛擬的影像,照片的紀錄是未來人們回顧過去的材料,卻總脫離真實太遠。」期待推廣底片的價值,使這個現象多少能「平衡一下」,即是谷口寫真企画室的初衷。

座落於平實的巷弄街角,初訪店門由大片明亮、透淨的玻璃落地窗組成,由幾縷綠意點綴著,低調卻又隱隱帶入煥然一新的氣息。

「看這裡,笑一下!3、2、1,Cheese!」乘著SNAPPP寫真私館的鏡頭通道,這次要來了解一下充滿懷舊感的底片相機。

有這麼一間店,把迷戀變成專業,視細節為圭臬,來到東區,不妨修一堂MS的皮鞋微物學。

經過「好樣自慢」,讓人想起德國設計師Jan Tschichold曾經說過:「留白處應該要被視為一種可運用的元素。」

安和路底街廓逐漸產生一股清新的造街氣息。先是「珠寶盒」、「禮拜文房具」勇敢插旗在末梢,而後陸續綻放的店家,同樣保有大隱朝市的獨特氣質。

還記得小時候每天使用的鉛筆盒長什麼樣嗎?其中裝著什麼寶貝等著和鄰座分享呢?一旦開始回想,那些曾經和自己相處過大把時光的文具用品即一一浮上心頭。

路地 氷の怪物,與其說是一時起落的「爆紅」,不如說是團隊日日夜夜的反覆嘗試與經驗累積。從外觀裝潢、氣氛營造到綿密而獨特的口感皆是用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