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海過生活,個性卻像山一般溫厚:遠離都市喧囂的花蓮旅宿「Miaoko Hostel」
Stories of Miaoko
因為工作彈性,所以我經常在台北和老家之間往返。夏天甫始,那天在車上的我望著遠處山頭,心裡想著這時候的山頭上不知道多涼爽呢?才一想完就被自己的問題嚇了一跳,因為我是熱愛大海和夏天的人呀!但隨著年紀漸漸地增長,我意識到自己雖然戀著海,但性格卻是山。

專訪|與山一同緩慢生活,藏在台北靜巷的選物店:COW Records
Select Shop for Hiking
來到隱身在東區鬧巷裡的公寓門前,按下了對講機寫著2F的鈕,鐵門嗡地一聲被開啟,走上二樓,與台北舊式公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一道顏色自然飽和的木門在眼前展開,就和COW Records以及現在我們來到他們的第二個新據點——Samplus一樣,呈現一股自然的無造作感。

療癒便當裡的食物記憶,專訪不務正業男子Ayo
Food Memories
說到「便當」,你腦中第一個迸出的畫面是什麼?小學每天媽媽早上準備好,幫你放進可以加溫的便當盒裡帶去學校當中餐的畫面、值日生們提著一籃一籃的便當走去蒸便當室幫同學們加熱,或是像日劇中為喜歡的人準備中餐一起在頂樓上面吃?

打造生活中的Kinfolk角落:用種菜美化生活的「小菜一盆」
Lai vei tsai
喜歡植栽的人或許都曾經看過「小菜一盆」上面充滿《Kinfolk》色彩的療癒香料寫真。其實種菜,不單只有記憶裡的那些樣貌,或許我們從未發現菜一直很美。

還原被森林淹沒的舊建築,「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開啟另一種對空間的想像
Lab of Primitive Senses
自然洋行團隊每天都會派人來「少少」清掃澆水,起初在打掃過程中感受到了一種無以名狀的徒勞感,今天清潔完了明天又馬上恢復原狀,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心境卻又轉換,反倒能平靜面對一種生命的常態循環——在達到整潔的那個時刻當下,你知道樹葉終將再次落下,如同太陽明日仍舊升起等一樣自然反覆。

一張照片讓我走上這趟朝聖之旅:20萬個十字架打造出來的平靜山丘
Hill of Crosses
之前偶然間在網路上看到了一張照片,馬上讓我眼睛睜得老大,心想:「這到底是什麼啊?也太瘋狂了吧!」一搜尋顯示是立陶宛第四大城市——修雷(Šiauliai)郊區名叫「十字架山」(Hill of Crosses)的地方。「這實在太誇張了,」就一個人行囊整理整理,也懶得約人作伴,獨自來朝聖此處。

隱身迪化街,像北京老胡同裡的復古咖啡廳:Modern Mode Cafe
French-style cafe in Taipei
談起對迪化街的印象,第一個蹦出來的關鍵字是南北乾貨,第二個是老舊、時光凍結的台北西區。在台北居住近十載,踏入這區的次數幾根手指頭數得出來,每次到訪無非就是需要購買些物品,從未想過這邊會和時下開始興盛的「喝咖啡」文化扯上什麼關聯。